压敏电阻器是抑制浪涌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保护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性元件,应用面广,使用量大。
中国是全球压敏电阻器的生产大国,大量的生产实践滋养,加上中国人的勤奋,培育出了多项为国际同行认可的技术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机构中的话语权,推动了全球浪涌过电压保护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提高。这里叙述其中的五个项目。
对压敏电阻器物理本质认识的深化-非线性电阻值的电流敏感性
中文名称“压敏电阻器”的含义是“电阻值随电压而变,对电压敏感的电阻器”,对应的英文学名是“Voltage Dependent Resistor(VDR)”。国际标准IEC 61643-331对压敏电阻器的定义是这样的:“在一定温度下,其电导值随电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的元件”。自从1968年日本松下公司把氧化锌压敏电阻推向市场以来,“VDR”这一物理概念已经深刻在全球工程师的脑海里。现在,我们提出,应把关于压敏电阻的物理概念修正为“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值(RV)是流过它的电流(IV)及其变化速度(dIV/dt)的函数, 用数学式可写为:
RV=f (IV,dIV/dt)
这就是说,将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值理解成“电流”敏感性电阻更正确。考虑到长期形成的习惯,我们不主张将名称改为“流敏电阻器”,只是提醒人们要以“电流敏感性(CDR)”的观点来思考有关技术问题。
IEC-SC37B同意了我们对标准中关于压敏电阻器定义的处理意见:
压敏电阻器是在一定温度下,其稳态电导值随电压迅速增大的元件。
注:在一定温度下,压敏电阻器的动态电导值可以与电压成反方向变化(负增量电阻)。在脉冲过程中,在电压峰点与电流峰点之间的时间段内就可以看到这个现象,此外在8/20脉冲电流的前沿时间段内,当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密度很小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实验观测得到的图1和图2,就是对上面两种情况的直接说明。
用电阻值的电流敏感性,可以合理地说明氧化性非线性电阻器的“峰值移位”现象和负增量电阻现象。
40年前,美国GE公司就发表了压敏电阻器的8/20脉冲电流峰点,滞后于电压峰点的波形图,后人称之谓“压敏电阻的峰值移位”。本文图1表示了工频时的峰值移位现象,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文献来说明它。有人试图以“电感效应”来解释,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因为要在工频电路里产生这样大的相位移,电感量是mH级的,压敏电阻哪来这样大的电感?然而,从电阻值的电流敏感性出发,可以作如下合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