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吕世明
称霸暑期档者的天下!
熬过惨淡的六月上半旬,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档,国内各家影视公司都已经厉兵秣马,来筹备这场耗时近三个月的战役,大家几乎都把自己公司头部或重要作品拿出来博弈。
国内电影市场从粗放发展过渡到细耕运作,产业链也开始逐步完善,各环节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但从大的方面,电影市场还是以制作、发行和宣传三方面为主,国内所有影视相关企业其实都可以归入这三个层面。
那么随着行业不断进步,每个公司都应该上不封顶来做项目吗?今天我们也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在国内一家影视公司每年操盘多少个项目最高效?
「既不能散养也不能堆砌无效项目,发行公司每年6-12部最佳」
对于普通观众他们并不完全了解影视行业的构成,但很多人还是知晓目前国内有所谓的几大影视公司,譬如像万达、光线、华谊兄弟、博纳和乐视(暨乐创文娱)等,包括日前逐步崛起的影联影业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猫眼和阿里影业等。
不过这些公司本身极少自己直接去制作和拍摄影片,他们更像项目的召集者和控制方,更多是参与到影片的统筹、规划和发行的工作之中,在更多时候是扮演号召人的角色。
这些本质趋于发行性质的公司每一年发行多少部影片是合适的呢?
首先不同的发行公司有不同的定位,每家公司的规模、人员配备和自身能力都不尽相同。
先看处于一线的公司,他们大体已经储备足够多的人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产品、物料和信息投递到影城终端。
这些公司属于瓶颈较小、具备可以在优势档期博弈和具备竞争力的公司。
该类公司往往都会提前半年乃至更长周期规划项目,更愿意把目光着眼于重点档期。
目前国内主要的三个黄金档期暨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半黄金档期为传统的贺岁档加延展的元旦档,除此之外,上半年的清明节、五一和端午节因为有个三天小长假,也算一个小的黄金档期。
这样看,国内目前有“三大一中三小”七个主要档期。
但一般极少有公司会把所有项目往这七个档期去投递,毕竟这样要面临的风险极高,能够遇到更多同档期的竞争对手。
从档期分布来看,去竞争至多两个大当期的落位,再根据自身影片的特性去争取贺岁档&元旦档的间隙,三个小档期因为都处于上半年进口片集中的时段,也要有一个自身权衡的过程。
那么在重点档期落位的影片一般会有4-5部,其中大部分公司更倾向于将2部左右的头部大片投入在黄金档期,中量级影片投入到贺岁档或元旦档,小规模影片则更倾向于以口碑对拼上半年三个小黄金档的进口片。
就发行周期来看,更合理的周期是45天到60天为一个周期,当然这是针对公司自己的重点影片,票房预估落点五千万到二亿左右的项目周期会缩短。
综合大中小影片和发行周期来,处于第一阵列的发行公司应该依照自己项目的情况来调整发行策略,但大片2个月,中量级影片45天,小片、批片2周到一个月仍然是较好的频出,对于这些发行公司,每年发行10部左右影片是最合理的。
但很多小公司是无法掌控太多的项目,其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2、3部影片深度参与和部分主控也是较为合理的方案。
但目前众多的新的发行公司则要去面临无片可发,接到项目需要做区域分片包干的模式,同时部分公司也会出现堆砌数量和类似养生发片模式,这对于公司长期的发展是不利的。
「制片公司周期要以自身能力调剂,6/3/6为最黄金配比」
国内目前主要的影片拍摄和制作已经基本可以做到完全的市场化,制作和拍摄一部商业院线影片基本都由专业的制片公司来完成,以往各个省市地区的制片厂已经不会以主导身份去参与影片的拍摄和制作。
比起2个月周期的发行工作,电影制作周期往往会相比更漫长,从制片(producer) 挖掘到中意的剧本开始,筹备和遴选导演和演员往往需要1-2个月的时间,影片前期的整体准备也要达到3-4个月。
当然,我们会看到很多影片宣称自己有3年乃至更长的筹备期,但事实证明,这样项目长期不能推进,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项目本身有各种问题,在召集资金方面不具备对外部投资者的吸引力。
制作人本身对项目的眼光和敏锐度是制片公司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石,良好项目往往都会在半年之内从剧本成形到开始投入拍摄,过久的筹备期会使影片时效性大打折扣。
如果有良好和完备的筹备期,拍摄周期往往会控制到2-3个月左右,当然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一周拍一部电影也算是常态。
考虑到演员的档期、拍摄场地和容易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等等,拍摄和制作周期都已经被人为的拉长,主流商业电影以目前工业体系参考,太短的周期和太少的拍摄素材,会导致拍摄素材不够最终剪辑使用,直接导致后期的补拍。
制作人对于一部电影整体掌控是最为主要的,他往往会在项目的最初入场,参与到筹备、拍摄和整体的后期制作之中去,从而避免因太长拍摄周期导致影片拍摄成本的提高。
后期制作则是对影片整体最关键的润色工作,包括后期的剪辑、调色、配音配乐、特技扣影和诸多需要逐帧修改的影片。
目前全数字拍摄省去了很多转化的过程,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和数字特效系统仍然存在瓶颈,渲染过程漫长且费心,人工仍然不能被省略,一旦在后期制作方面时间缩水,最终影片呈现的质感就要大打折扣。
从胶片到数字虽然我们看起来简化了拍摄的过程,但则更多延长了后期制作渲染的难度,这也是目前电影制片极难的平衡点 。
这样看来,在一个优秀制作人的掌控下,一个制片公司推出一部成熟的影片往往需要6个月的筹备期、3个月的拍摄期和6个月的后期制作,也就是说一年半到两年才是制片公司较为合理项目周期。
「宣发公司多核多进程处理,谨记同竞影片相互倾轧」
通常我们都会讲宣发一体化、宣发不分家,但目前具体到宣传工作来看,更专业公司做起来往往都要比发行公司更具效果。
虽然我们提倡宣传公司可以更早进入项目,更直接有效把影片宣传点挖掘出来,但真正值得前期投入的项目也是各个影视公司的头部作品,对于宣传公司每年同样只能碰到的一两部头部作品。
和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更倾向单线程的单核操作不同,宣传公司则更容易在一个周期内筹备多个项目,只是需要把项目落实的周期做一个合理的安排。
通俗一点说,制片公司往往在一个固定周期只能去拍摄一部作品,发行公司同样也只能在一个时期内去发行一部影片,但宣传公司则可以通过多部门的合作在一个周期内以递进的方式同时去推进多个项目,但需要有一个主次之分。
如果说发行公司的一个项目的周期以45天为佳,那么宣传公司的主要发力周期也差不多,大部分影片的宣传重点周期都集中到影片上映前的两周和影片上映一周内的口碑发酵,这样才会更好的抓住并吸引观众,前期和和后期虽然依旧有其他工作,但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抽调出人手负责其他项目的开机、定档等工作。
除非是影片形成好足够强的话题性和号召力,大部分影片后期的宣传已经不由宣传公司本身来决定了,观众自发的宣传在目前看能效更大。
一般影片上映一周后,发行公司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推进,但宣传公司的工作基本就告一段落了。
和发行公司对项目有主次之别一样,对于不同影片宣传公司同样也有项目周期的长短,但总归要比发行公司周期短了许多,以目前来看,10到15部是一个理想数值,这里自然包含到3-4部在重点档期的头部作品,5-6部中量级冲击影片,还有4-5部探求市场口味的作品。
当然,这还是只是国内能力最强的一流宣发公司,他们更多会集中去接手和处理院线电影,目前也有很多的中小规模的宣发公司要去做非院线电影和部分重映电影的宣发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接到项目已经不易,自己是没有太多的权利和能力去选择每一年去做多少项目。
探求目前国内影视公司每年的项目规模,其实是挖掘当下国内影视公司自身潜在能力最好的方式,目前大部分影视公司是缺乏良好的长期规划,容易把筹码都堵到一个周期之内,项目本身虽然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通过合理的安排,还是会有最终此消彼长的效果。
如何去平衡手下项目品质、票房和口碑呢?
可以这样说,我们更愿意看到以品质内容树立行业口碑、以商业娱乐赚取利润的良好产业形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