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超】疫情下,逆“市”上扬的PCB行业究竟有何魅力?作为一个下游产业,它对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仓储又有着何种需求?随着2020高工机器人全国调研活动——PCB专场的落幕,高工机器人调研团队在深入走访了八家PCB企业之后,也对这个行业的2020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高端发展、两极分化
近年来,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电子信息领域的设备持续朝轻薄、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信息传输速率加快、功能元件数增多,因此对PCB的高端产品要求不断提高。在新阶段下,PCB不断往高系统集成化、高性能化发展。
再加上国产替代的大潮,未来国内高技术含量PCB将高速发展,以IC载板为例,2016-2021年国内IC载板产值复合增速预计为3.55%,远超0.14%的全球增速,未来中高端PCB的国产化进口替代将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生产效率上,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竞争日趋激烈,提效率、降成本成为PCB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正在成为PCB产业升级的方向。
同时,更应该看到的是,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型的PCB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领先的PCB企业则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获得长足的发展,两极分化渐趋严重,强者恒强。
近5年,国内排名靠前的PCB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充足的资金后,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创新产品工艺,获取更多订单,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
在本次巡回中,胜宏科技研发总监刘师锋表示:“因为中美贸易争端导致的国产替代,和海外疫情的大流行,疫情下的一季度订单不但没有萎缩,反而现在处于爆单情况。”
业内人士也透露,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国内的各大PCB板厂基本都处于爆单情况,产能排期已经排在了下个季度,但同时那些中小板厂的生存难度却在加大。
5G风起,扶摇直上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这个风就是5G。刘师锋表示胜宏科技将在6月份创立5G事业部,专门对接5G产业。
现在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内5G通信将超越如今的智能终端、汽车电子两大应用市场,成为带动PCB产业增长的第一引擎。
相较于4G时代的基站数量规模,毫米波发展将推进5G时代基站规模突破千万。可以预见,随着5G商用时代的逐渐到来,通讯基站的大批量建设和升级换代将对PCB这样的高频高速板形成海量需求,PCB将迎接新一轮升级替换的需求。
综合考虑基站数量和单个基站价值量来估测,5G基站为PCB带来的市场空间是4G的4-5倍以上。
但同时,5G也对PCB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从PCB材料、设计、制程工艺、设备仪器到品质监控等全流程均有新要求。
其中在设备仪器方面,高精度设备以及对铜面粗化少的前处理线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加工设备;而测试设备就有无源互调测试仪、飞针阻抗测试仪、损耗测试设备等。
业内人士认为,精密的图形转移与真空蚀刻设备,能实时监控与反馈数据变化的线路线宽和耦合间距的检测设备;均匀性良好的电镀设备、高精度的层压设备等也能符合5G PCB的生产需求。
衍生到机械臂上,胜宏科技多层板事业部总经理周定忠讲到:“与传统的PCB板相比,5GPCB板的重量、尺寸、厚度等都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是4层板居多,5G发展将带动4-16层板的数量,所以单板重量可达10kg,因此需要至少30kg负载的机器人。”
改造需求,因厂而异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PCB行业产品种类多,小批量,产品尺寸多、工艺复杂,流程很长、不同产品的工艺不同,且定制化需求多,因此实现自动化较难。
终端企业多是有选择性的挑选方向,例如广东兴达鸿业电子有限公司主攻多层5G高频板,其中小批量为2-4层板,大批量为8-16层板。星河电路福建基地为中大批量2-8层国内市场产品;黄石基地为大批量4-18层国外市场产品。
同时各个厂区的建设时间和主营产品方向的不同,其自动化水平和需求不能一概而论。
以本次调研的广东兴达鸿业位于中山的老工厂为例,据其研发总监崔正丹介绍:“该工厂属于老旧厂,改进较难。上下料岗位需求2~3人,但是受限于场地原因,很难进行改造。新工厂可以一次规划到位,也在考虑使用自动化设备。”
星河电路集团资材总监&研发总监温沧讲到:“黄石基地有使用三轴机器人自动收放板设备,而福建基地则主要以收放板机为主,在部分工序衔接和在线检测(NG料的筛选)环节有使用工业机器人,且以单工位为主。”
由于PCB行业专机设备较多,且在衔接环节多采用连线设备,工业机械臂并不是必需设备。所以每个厂区的负责人对工业机械臂和AGV的主观印象在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者是否有机会进入设备供应体系。
例如金百泽研发总监樊延慧就对AGV很感兴趣,并表示:“正在筹划用AGV和激光叉车来改造部分工艺产品的转运。”
但是胜宏科技研发总监刘师锋认为:“在整条PCB产线中AGV是一种没有必要使用的产品,因为通过连线可以解决转运,不需要增加AGV,这样会增加工序,且成本高,改造麻烦,得不偿失。”
但这只是在产线改造上,对于整体的仓储上,刘师锋认为:“小批量、多批次的取放需求对仓储的柔性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要求,传统仓储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智能仓储是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