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有过不去的年》导演尹力:用普通人鲜活的生活呈现大时代的变化
文 |林琳
编辑 |如今
1月15日,由尹力执导,吴刚、吴彦姝、江珊、郭涛等主演的现实题材影片《没有过不去的年》在全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年关将至,发生在一个普通人家之中的种种琐事。
曾执导过《张思德》《云水谣》《铁人》等宏大叙事影片的尹力,此次在《没有过不去的年》中,通过一个普通家庭这个细小的切口,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用尹力的话说,影片中的人物从“出走”到“回家”,其实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人们一直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
现实题材作品一直是尹力所追求的。在他看来,《没有过不去的年》中所呈现的问题与思考,是一名导演、一部电影无法解决的,但把普通人的生活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温暖之余有一些思考与回味,这就是电影人的追求和现实题材影片的意义所在。
“
‘没有过不去的年’是百姓的口头禅,更是信念。”
► 《中国电影报》: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没有过不去的年》的整个制作过程一波三折,能谈谈这其中的感受吗?
► 尹力 : 去年1月《没有过不去的年》正在做后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被迫暂定。去年7月,全国电影行业复工复产后,我们抓紧把后期做完。
《没有过不去的年》是我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后想出的名字。过年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过不去的年”是百姓的一句口头禅,更是一种信念。过去过年时,人们贴春联、吃美食、穿新衣服、拿压岁钱……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足了,以前只有过年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今平日里都能够满足,因此人们也觉得年味淡了。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去年的春节人们都没过好,但“年难过也得过”,在《没有过不去的年》中,观众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相信很多观众看了这部影片后会很会心。
“
《没有过不去的年》写的是一个家庭,却折射了中国近四十年的变化。”
► 《中国电影报》: 《没有过不去的年》的主题是什么?您想通过这部影片表达什么?
► 尹力 : 《没有过不去的年》表面写的是一个普通家庭,但实际上描绘的是中国当代社会。虽然影片写的是过春节前几天,发生在一个家庭中的种种事情,但展现出了中国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心路历程——钱有了,日子好过了,但同时也失去很多东西。
这些年来,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停不下来。很多人都是“没有的想要拥有,有了的还想要更好的”。 就像片中所说,人都是被裹挟着往前走。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因此我认为影片的主题就是两个字——寻找。
► 《中国电影报》: 《没有过不去的年》中呈现了许多您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请您具体谈一下?
► 尹力 : 主角王自亮许多的经历如早产,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影片中很多情节其实都是在写我自己。
影片中的兄妹四人,代表着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有草根阶层,也有中产阶层。影片中还反映了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
在过去的困难年代,母亲像一只老母鸡,带着子女四处觅食。虽然艰苦,但在母亲的羽翼下,家庭是温暖的,是凝聚在一起的。如今,生活富足了,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小家庭,原生家庭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解体的。此外,影片中还反映出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等社会焦点问题。在我看来,表达现实,永远是电影艺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
《没有过不去的年》讲述了从‘出走’到‘回家’的过程。”
► 《中国电影报》: 影片中,王自亮一家人其实是千千万万当代中国人的缩影,您是如何通过这一家人呈现几代人的状态的?
► 尹力 : 王自亮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首都,最后从首都到国外,这其实是“出走”的过程。片中,王自亮从乡村老家来到大城市打拼,又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上学。王自亮是这几十年来许多中国人的缩影。
影片所写的过年前的这几天,本质上是“回家”的过程。这个“回家”不是回到生他养他的老家,而是回到他心里的“家”。四十多年来,很多人们不满足生他养他的小地方,一直在不断地“出走”。 影片中的“回家”是一种找回自己的过程。
► 《中国电影报》: 《没有过不去的年》不同于您以往作品的宏大叙事,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呈现。为了实现“以小见大”,这次在影片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 尹力 : 《没有过不去的年》有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两条线。时间上虽然只涉及了年三十前几天的时间,却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穷苦到富足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影片选择了黄山、合肥、北京、洛杉矶几个地点。之所以选择在黄山拍摄,因为其特有的徽派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的茂林修竹、小桥流水,就是中式的田园生活。
影片中体现的“回家”其实是“回不去了”,理想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也只有电影,可以艺术化、理想化地呈现出来。
《没有过不去的年》的结构不是传统剧本结构。观众能从影片中很多不是事的事中看到自己,看到人性的光芒。 如医院中吵架的姐妹、得了抑郁症的群众演员、不会用微信的老人,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人和事,是有意识地用无意识的状态呈现出来。看似是一种随意,但其实都是有意为之,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美学追求。
“
把普通人的生活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 《中国电影报》: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影片,《没有过不去的年》最大现实意义是什么?
► 尹力 : 影片通过一个小切口,透过一些小人物,为时代立传。评价一部影片是多方位的,这些年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最高单片票房已经超过50亿,这是可喜的成绩。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记录影像的载体,在百年之后,能否为后人了解今天这个时代起到作用同样重要。在若干年之后,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后人在了解这个时代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影像读本。《没有过不去的年》中呈现的问题是许多社会学家都一时间解决不了的,更不可能指望一部电影、一名导演提出解决方法。 我只是希望通过一部温暖的作品,可以让观众暂时离开生活中的残酷,感受到一份温馨。
► 《中国电影报》: 您认为一部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 尹力 : 一部影片的体量、格局大小,不在于用哪种表达方式,关键要看表达的东西是什么。现实题材的创作,也不是当下发生什么就往里装什么,而是若干年后回头看这部作品,是否是对当时时代的真实记录,是否能够让观众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周边人的影子。 巨幕、3D、全景声等新技术手段当然是一种奇观,而把普通人的生活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是一种奇观。
声明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