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外资企业存在感依然突出

8月4日报道日媒称,在中国的制造一线,自动化和IT(信息化技术)化已开始扩大,中国希望     工业机器人   的国内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三成以上提高至2025年的七成。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31日报道,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显示,中国2013年超越日本,成为居世界第一位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现在的市场规模占到世界的三成以上。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工厂不断普及。

“人均生产效率在5年里达到2.6倍”,制造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的上海剑桥科技的首席执行官黄钢这样表示。该公司2011年启动工厂的自动化,为了产品顺利传送,引进了自动控制系统,形成了能应对劳动力短缺的体制。

报道称,工业用品的中国调查公司睿工业的统计显示,2018年的     智能制造   投资规模比上年增加46%。

不过,报道称,关于在制造一线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和机床的生产商,日本和欧洲的企业的存在感突出。睿工业统计显示,在中国市场,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瑞士ABB等外资(不含中国企业旗下的德国库卡)占到份额的六成以上。

在中国,仅对国外零部件进行组装的企业很多,但在最近十多年时间里,也出现了一批新兴企业。代表性案例是以中国科学院为母体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了人在附近分担工作的安全性高的协动机器人。熟悉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的小菅一弘教授认为,“性能媲美日欧企业”。

日媒: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外资企业存在感依然突出_设计制作_RF/无线

资料图片: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新华社)

此外,还出现了面向中小工厂供应国产产品的企业。在金属焊接用机器人领域,2014年成立的欢颜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企业拥有最大供货量。该公司副总裁史宏伟充满自信地表示每台机器人的销售价格不到外资企业的一半。为了降低成本,2019年在一部分零部件领域启动了自主生产。

不过,报道指出,目前中国有能力与外资展开竞争技术的企业属于少数。有专家认为,“和外资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竞争的中国当地工业机器人企业有30家左右”。

睿工业的董事林广树认为技术上的壁垒还很高。虽然市场扩大将推动当地企业的供货量增加,但在需要先进技术,面向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优势的外资企业的存在感依然突出,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即使到了2025年,与现在相比也将仅仅稍微提高。



76
110
0
51

相关资讯

  1. 1、CISD认证机构是什么?CISD考试注意事项有哪些?4839
  2. 2、早报:RedmiK30i5G限时特惠ROG游戏手机3入网3415
  3. 3、区块链是如何赚钱的?867
  4. 4、国产ModelY入选免税新能源汽车目录或将迎“真香价”1808
  5. 5、CISP认证与CISSP认证的联系有哪些?区别又是什么?1588
  6. 6、什么是网络安全性?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有哪些?2631
  7. 7、2020年计算机软考难吗?证书含金量高吗?4287
  8. 8、IT运维管理是什么?发展方向有哪些?2565
  9. 9、2021款宝骏360焕新上市二胎家用6座MPV售5.98万起!359
  10. 10、续航1000km!比亚迪秦PLUS内饰公布:轻奢国潮风491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