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引发就业挑战,一线工人前路何在?

 “机器换人”进行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工成本上涨助推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加之现代制造业对产品一致性、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机器替代人工的进程不断加速。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制造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机器人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应用,以实现生产线的快速替换,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也不例外。比如威胜集团、川仪股份、威星智能、福建虹润精密仪器等一大批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实现提质增效。

从劳动密集型“脱胎换骨”,走向智能制造,制造业“机器换人”已成为无法逆转的趋势。“机器换人”不仅是“进行时”,更是“将来时”。而这直接冲击着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一波的就业焦虑。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则显示,预计到2055年,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将取代全球49%的有薪工作,其中印度和中国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最大。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中国具备自动化潜力的工作内容达到51%,这将对相当于3.94亿全职人力工时产生冲击。

 “机器换人”创造新岗位

自从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人们就周期性地遭受被机器取代的强烈恐慌。几百年来,这种担忧最后总被证明是虚惊一场——尽管多年来技术进步源源不断,但总会产生新的人类工作需求,足以避免出现大量永久失业的人群。

过去的历史表明,技术创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力,创造了新的产品和市场,进一步在经济中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那么,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历史的规律可能还会重演。从长远发展来看,  人工智能 正通过降低成本,带动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来创造更多就业。

从岗位技能看,有些“机器换人”所减少的岗位,是低技术岗位,这些岗位同时还有很多不受欢迎的特点,比如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风险高、重复性强、有毒有害等。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将更多地被替代,高质量技能型岗位被大量创造。

在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智能化项目的落地应用,不仅需要大量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等岗位,而且由于数据处理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因此对数据清洗、数据标定、数据整合等普通数据处理人员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同时,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投入运行后,工厂需要与自动化相匹配的工人。

 后记: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下一轮发展的新引擎,推进“机器换人”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一线工人要么升级为适应自动化的高级技术工人,要么转行,只有这样不至于失业,被时代抛弃。

“机器换人”引发就业挑战,一线工人前路何在?_设计制作_嵌入式技术
33
90
0
82

相关资讯

  1. 1、Win10找不到文件gpedit.msc怎么处理?2895
  2. 2、金山词霸怎么关闭自动启动?金山词霸关闭自动启动的方法2920
  3. 3、Win10怎么安装杜比音效驱动?4778
  4. 4、Win10如何强制锁定任务栏?Win10锁定任务栏教程5049
  5. 5、Win8双屏怎么设置主屏幕?Win8双屏显示设置方法4661
  6. 6、Foxmail怎么使用分别发送功能?4691
  7. 7、360软件管家软件净化怎么关闭?360软件管家软件净化关闭的方法3900
  8. 8、快递100怎么查询单号?快递100查询单号的方法3243
  9. 9、怎么参与拼多多中多多果园活动拼多多中多多果园的玩法教程4448
  10. 10、网易云音乐如何关掉自动更新?网易云音乐自动更新关闭教程159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