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制造业点评:谁做好了准备

世界经济论坛与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Kearney)曾在去年发布了《“制造业的未来”准备状况报告》,通过59个指标的测评,对目前100个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了评估。

报告主要提供了两个评估标准,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国家间的较量中,各国制造业水平究竟如何、准备是否充分:

一是该国应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准备状况(包括当下的制造业结构)。关键指标包括经济复杂性、规模。

二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并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关键指标包括科技与创新、人力资本、全球贸易与投资、制度框架、可持续资源、需求环境。

我们为您从报告中选出了得分较高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来自美、欧和亚洲),一一为您介绍其制造业发展近况。

 美国:

美国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二,2016年的市场增加值(MVA)接近20,000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为12%,相当于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量的16%。

美国以其创新能力而闻名全球,属于工业4.0的新兴技术重大突破的第一梯队。美国在除可持续资源和制度框架之外的其他驱动因素上得分排名居于前五位。

然而,在过去20年里,美国本土产品竞争力下滑,作为制造目的地的吸引力遭受了严峻挑战。2014年,美国发布了《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报告,希望通过制造业复兴战略使传统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2017年美国的税制改革将企业税制从35%降至21%,旨在吸引企业将部分生产线重新搬回美国。不过由于移民和自由贸易协定等相关政策和监管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这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彭博社在2019年10月曾批评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扰乱了企业的供应链,反而导致制造业占美国经济的比重下降。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低于2018年的11.3%,降至1947年以来最低水平。

 德国:

德国拥有全球第四大制造业,在生产驱动因素的各项指标上都名列前茅,在技术与创新、人力资本、全球贸易和投资及需求环境等驱动因素上排在前十的行列。

德国在2011年推出“工业4.0”概念,率先提出要提高产品、价值链和商业模式中的数字化程度和联网水平,从而推动数字化制造的变革,从而被全球公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驱之一。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还在2015年发起“工业4.0:从科研到企业落地”计划,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工业4.0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问题,有效推动了该战略的实施。

但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水平上的优势并不能让德国凌驾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上。由于德国超过一半的制造业产品都用于出口,而且德国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三大支柱性产业中除汽车外,另外两大支柱(机械制造、化工)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汽车产业挂钩,所以今年在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全球贸易争端带来的不确定性与英国脱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德国制造业的经营状况已陷入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糟糕境地。

 英国:

近几十年来,制造业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稳步减少,从上世纪70年代的25%降至如今不足10%。英国制造业设施、产能、实力和就业机会正随着制造业经济占比的下滑而萎缩。但制造业在英国经济中依旧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全国66%的研发经费被用于制造业,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准。2019年发布的英国年度制造业报告显示,英国制造商对于制造业的生存能力有较强的信心,不论未来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77%的制造商相信英国都拥有足够的工业实力以应变。

虽然制造业结构逊色于类似的领先国家,但英国具备强大的技术平台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在航天和制药等高科技制造产业占据有利地位。

英国政府过去较少插手指导产业发展。不过,2016年,英国政府推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旨在提振制造业。该战略提出,制造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制造之后进行销售”,而是“服务加再制造(以生产为中心的价值链)”,其目标在于推进制造和服务融合,提升高技术工人数量。在2017年年末,英国政府又发布了产业战略白皮书,提出了“引领英国进入人工智能和数据革命前沿阵地”的战略目标,通过建立企业和政府间的行业交易伙伴关系,支持产业界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生产力。

 法国:

法国的制造业规模排在全球第8位,但制造业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有所减少,与1970年相比减少一半,目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

法国在所有生产驱动因素上的表现都很不错,各项指标在各国单项排名中都属于第一序列,而在全球贸易和投资、需求环境以及可持续资源方面尤其突出。

法国制造业在航空、高铁、高端电气装备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挑战在于如何继续强化的制造业产业架构。

2013年,法国政府推出了为期10年的《新工业法国》战略,希望解决能源、数字革命和经济生活三大问题,提出了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新式高铁等34个优先项目,希望通过创新重塑法国工业实力。然而,这一战略由于主攻方向不明确,导致资源过于分散,为此,法国政府在2015年4月对原来的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工业新面貌”(TheNewFaceofIndustry)计划,旨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效仿德国的工业4.0,加速工业复兴。

 日本:

日本的制造业目前排在世界第三位,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为9%。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总额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近一半。

由于复杂的消费者群体、强劲的企业活动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日本在需求环境方面的指标特别好。日本在技术与创新以及制度框架这两项指标上排名居于前20位。由于人口日趋老龄化和总人口的下滑,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的新移民人数,日本将不得不面对与人力资本相关的挑战。

日本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重点重点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趋于务实的演变过程:

2013年《日本制造业白皮书》强调发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打印、再生医学,2014年版延续了这一基调。

2015年,日本政府在推出《机器人新战略》,宣称要成为“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引领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时代”的同时,在同一年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中又强调了大数据、     物联网     、软件的重要性,反映出日本制造业面对新的变革,讲求实际的态度。

在2016年,政府推出了“社会5.0”战略,旨在通过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乃至实现整个社会的变革。此外,政府还在2017年提出了“联结的产业社会(ConnectedIndustries)”计划,支持日本制造业等产业通过资源、人员、技术、组织和其他社会元素的连接,创造新价值。但并未提出多少新的理念。

在2018年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中,日本不再坚持全面质量管理(TQC)为代表的“持续改进”(Kaizen)理念,而是承认世界已经处于“非连续创新”的时代,不再只追求效率的提升,“重要的是通过灵活运用数字技术从而获得新的附加价值”。这表明,日本制造业开始正视自身收益率一直大幅低于美欧水平的问题。

 中国:

中国的制造业在2010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规模上的世界第一。2016年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接近30,000亿美元,约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中国的智能制造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截至2018年,我国已经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     工业机器人     市场。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已经踏上了低成本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升级之路。然而,制造业不同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差别显著,部分优秀制造商与低端制造商之间的差异更是惊人,因而拉低了整个国家准备程度。

就制造业驱动因素而言,经济复杂度的全球排名仅为第26位。但中国在需求环境与全球贸易和投资驱动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方面排名前三,仍有必要继续提升劳动力能力,培养未来行业所需技能,以及提高企业内部的创新水平。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国家级试点项目,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目前公布了4批企业名单,共计307个。各地也诞生了大量的产业园区,孵化了一大批智能制造企业。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带正在形成。

 新加坡:

新加坡在研发和产品设计等价值较高的制造业领域有较强的表现,在除了可持续资源之外的所有制造业驱动力指标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根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的数据,新加坡无论在营商环境、经济自由度、创新指数还是人才竞争力上都排在全球前五。新加坡是在全球贸易及投资方面最开放、环境最友好的国家之一。除了给领先产业搭配上下游配套体系之外,新加坡政府还非常重视提升本国国民的劳动技能和研发技术,在这方面大力投入,比如在清洁能源等行业,新加坡政府与企业合作培训人才时会支付约七成的奖学金。强大的体制框架成为了新加坡在许多制造领域的成功助力。

能够有此成绩,得益于新加坡在多次产业转型中始终以未来的制造业发展为导向。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仅有约11%,而且人口受教育程度极低,截止1970年时未受过教育的人口占比为53.4%,相当于半数以上的国民都是文盲。新加坡政府当时大力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快速兴建工业园,以支持本国转型成为制造业基地。

但之后新加坡政府担心过于依赖廉价劳力,生产附加值过低的产品,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在80年代向电子、化学、机械及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日、法、德等国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培养电子等领域的专门工人。

虽然在进入90年代之后,新加坡政府为了优化经济结构,将服务业也定位为经济发展的另一大支柱。但其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常年保持在20%以上(2000年时达到峰值,约28%)。1991年至2001年期间,新加坡制造业产值总体呈增长势态,但其就业人数持续减少,到2002年时制造业从业人数在全国总就业人数中占比已经从10年前的28%降至19%,但其人均GDP保持在较高水准,2019年时该指标全球排名第12位,与美国相当。这说明新加坡制造业已经在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向引入信息技术的高附加值方向过渡。2017年底,新加坡公布了智能工业成熟度指数(SingaporeSmartIndustryReadinessIndex),旨在帮助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挖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部潜能。

 韩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韩国经历了显著的经济增长,从上世纪60年代的落后农业社会发展成了如今的制造业强国。韩国目前拥有全球第六大制造业,经济复杂性全球排名第四。

韩国在除了可持续资源以外的各项生产因素指标上都表现良好。其技术和创新力指标尤其抢眼,在研发费用和每百万人平均专利申请量上排得上前五名。

2014年,韩国提出“制造界创新3.0”策略,协助中小企业建立智慧化与优化生产程序。2015年,韩国政府经过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后公布了该战略的实施方案。该战略注重平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营商环境,对中小企业提供扶持和培训上。为此,韩国在2015年6月设立政府、民间合作的“智能工厂”推进团,积极协助中小企业建设适合自己实际的“智能工厂”。

 终点未至,仍有机会

从对该报告中的代表性国家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转型路线并非只有唯一解。各国的制造体系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路线。并非所有的国家都会追求先进制造。重要的是每个国家都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审慎权衡全球经济和自身特点,制定独特的战略。先进制造技术领先的国家拥有更高的制造水平,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也可以分一杯羹,其余国家则要力图避免两头挤压的尴尬境地。

2.改善之路未到终点,超车机会依然存在。所有国家都存在改善的空间。大家都处在制造转型的起跑线上,目前没有国家跑过终点,更不用说将工业4.0的潜力发挥殆尽。每个国家具体的产业活动在未来将遭到不同生产范式的挑战。

随着一些新产业的出现,各国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不过,只有少数国家能够把握住这种难得的机会。

3.制造业转型需要国家层面的持续投入,各界协作是关键。有意参与制造业转型竞赛的各国需要对产业环境进行投资,并制定战略以把握机会,但有些产业条件是无法在孤立的环境内创造出来的。加快转型速度需要来自政府和公众和产业界、学术界及社会之间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合作。

八国制造业点评:谁做好了准备_设计制作_存储技术
0
5
0
67

相关资讯

  1. 1、《刀剑神域黑衣剑士》新版本上线全新人物解锁2302
  2. 2、《主宰无双》竞技玩法大起底过关斩将争主宰2169
  3. 3、浪漫邂逅年末3D音舞大作《舞神》安卓首发迎新年824
  4. 4、移动游戏画质标杆《天空城:浩劫》公测即将来袭1598
  5. 5、《魔域口袋版》完美诠释要时尚更要“热战”1437
  6. 6、《偶像梦幻祭》帅气持续cos预选赛进行中109
  7. 7、《天下英雄》精美原画曝光匠心打造燃爆三国1228
  8. 8、征服世界大冒险《超级冒险家》今日启程4827
  9. 9、《十万个大魔王》魔宠突进之至强提升篇2902
  10. 10、《舰姬》图鉴—“传奇杀手”U-81495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