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绝非另一部《摔跤吧!爸爸》

 撰文:兔恰恰

同为摔跤题材,《苏丹》其实比《摔跤吧!爸爸》在印度本土的影响力更高,前者是2016年的年度票房冠军,后者在印度放映时刚好撞上与《巴霍巴利王2》同档期放映,结果票房不到《巴霍巴利王2》的一半。据说,印度社会对《摔跤吧!爸爸》把印度社会问题引入电影中的做法,并不是非常喜欢,而同档期的《巴霍巴利王2》,就像是中国版“英雄”,也象征着南印度电影的一次大爆发(《摔跤吧!爸爸》来自北印度,而北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几乎是印度电影的象征)。

至于大受好评的《苏丹》,上映时正值里约奥运会结束。届时,整个印度战绩只有一铜一银两枚奖牌。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自1980年以后,印度在奥运会上总共获得的金牌总数只有一枚。可以想象,《苏丹》的出现,不仅是在激励印度国民重燃体育竞技精神,更是对奥运金牌的一种渴望。


印度人崇尚教育,却讨厌体育运动。这在《摔跤吧!爸爸》里有所反映:印度政府对体育运动不太重视,经费投入很少;国民也向来不重视体育运动,在古代,体育运动被视为是低种姓群体才会从事的工作。有趣的是,摔跤却是印度一项古老的运动。大约兴起于莫卧儿王朝(1526-1856年),是一种泥地摔跤运动,当时是作为一种皇家土著民族体育,后来在民间受到广泛欢迎。

传统的印度式摔跤一定是在泥地里进行。泥土里混入了玫瑰水、黄姜根粉末和酥油,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香气。国际摔跤和印度式摔跤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说,他们的训练项目都包括举重、深蹲、爬绳索;胜负也都是由把对手双背压制在地来决定,但比赛过程中不得出现拳打脚踢。所以印度式摔跤和国际摔跤可以融合得比较完备。

相较于在印度国民度很高的板球运动,印式摔跤已经不再有昔日光辉。但如果提到振兴印度体育,从英属殖民时代带来的板球运动,肯定不如传统的、古老的印式摔跤具有代表性。这背后自有着印度民族主义的光辉。


所以,2016年,当《苏丹》出现在银幕上时,印度人民当然会很振奋。但是它在中国,却无法获得和《摔跤吧!爸爸》同样的待遇。

虽然都是关于摔跤手的电影,比起《摔跤吧!爸爸》,《苏丹》没有什么新意,塑造了一个脸谱化的“英雄主义”式人物——摔跤手苏丹。苏丹本是一个乡村小生意人,因为喜欢上了一个摔跤手的女儿(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摔跤手,获得奥运金牌),立志成为全国摔跤手冠军和获得奥运金牌的人;当他真正如愿以偿获得了金牌,娶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心态也跟着膨胀起来,为了摔跤事业,忽视了临盆的妻子,也失去了他们的孩子,最终造成夫妻之间的一道鸿沟,妻子阿尔法也因此离开了他。成也爱情,败也爱情,苏丹为了追回妻子,决定重新站在摔跤手的擂台上。


《苏丹》和《摔跤吧!爸爸》同样懂得运用印度电影的优势——煽情和励志元素,但是二者的叙事动机,决定了影片的真实性。《苏丹》最失败的地方在于,一味靠煽情推动叙事,而非人物本身的逻辑推动叙事。苏丹之所以成为一名摔跤手,最初是为了爱情,并非纯粹出于竞技精神,也不是因为人物本身对摔跤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当他重返体育场时,拼命地想要赢得每一场比赛、努力想要获得冠军的行为,产生了割裂感。毕竟从始至终,苏丹对摔跤的感情都是源自于爱情,所以重返赛场的“燃”有些自嗨,有些不切实际。

而这个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苏丹,一路开挂,全身上下都闪着主角光环。很多好莱坞英雄主义式人物都有关键时刻,靠意念取胜的一刻,而苏丹的人生,几乎全是靠意念取胜,说赢就赢,说走就走,来去自如。6个礼拜训练成为一个邦的摔跤冠军,几个月的训练就足以PK掉是自己2倍体重的全国摔跤冠军;重返摔跤场,拖着40多岁的老弱身躯,中年发福还有啤酒肚,同样是花了6个礼拜时间,完成了全部的魔鬼训练,并参加比赛,夺回了冠军,打赢了所有比他年轻,来自世界各地的职业摔跤高手。最神奇的是他总能在临近输掉的那一刻,凭借意念重新站起来,反败为胜。简直就是行走的奇迹。当观众屡次被主角光环闪到时,煽情只会显得廉价,励志也没有任何说服力。


比起《摔跤吧!爸爸》,《苏丹》的摔跤全是花拳绣腿。所谓印度式摔跤的架势,《苏丹》只有各种摆摆样子的过肩摔,而《摔跤吧!爸爸》的演员还专门为此训练了几个月的时间,一招一式都是真实的。《苏丹》呢,摔跤全靠慢动作,追风筝的酷跑让苏丹看上去像一个超级英雄,那些不够真实的比赛场面,和最后沦为拳击比赛的摔跤场地,也让电影暴露了充满各种混乱的商业元素与野心的尴尬。

此外,两部电影都展示了摔跤运动员艰苦的训练过程。《摔跤吧!爸爸》跟随时间脉络,一点点牵引主角的成长。训练过程揭示了传统印度摔跤的“形貌”,比如摔跤手要严格遵循既定食谱,每天早上4、5点就要起来训练。练习内容包括俯卧撑、深蹲和搏斗技巧。但是《苏丹》,总共有两场训练过程,回忆和重返擂台的两次训练,给人感觉就像在看动作片,充满了华而不实的花式动作炫技,这使得人物的成功过程非常浮夸,缺乏情绪感染力。


除了叙事和人物塑造的套路化,《苏丹》还犯了影视剧拍摄的大忌:多重主题混乱与叙事拖沓带来的割裂感。在印度上映的《苏丹》时长将近三小时(中国引进版剪掉了不少歌舞场面,时长只有两小时左右),电影几乎被从中间断开成了两半:一半是回忆中的苏丹,怎样成为最厉害的摔跤手,又是为何放弃;一半是现在的苏丹,为了赢回妻子,重返擂台。像《苏丹》这样情节并不复杂的电影,多半会有直奔主题而去的处理方式,然而《苏丹》的主题,前半部分掺杂了男女性别平等问题、爱情与家庭,但在后半部分又变成了挑战自我,自我救赎与体育竞技。前后主题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性与联系性。同时,回忆的部分非常的冗长,像一场声势浩大的铺陈,与后半部分的现实内容没有主次之分,因此很容易让人产生观影疲惫的感觉。

《摔跤吧!爸爸》让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尝到了甜头,更多的印度片被引进。然而在观众日后越来越熟悉印度电影的商业模式之后,像《苏丹》这样虽然拍摄技巧到位,但内容华而不实的浮夸的模板,并不能真正获得观众的认可。

声明:我们是澎湃新闻文化娱乐部的微信公众号,栏目官方微博为“澎湃有戏”,唯一的APP叫“澎湃新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有戏”栏目,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发朋友圈请随意。



《苏丹》:绝非另一部《摔跤吧!爸爸》_娱乐产业_音乐潮人
92
195
0
55

相关资讯

  1. 1、英特尔推出40米长尺SSD全新形态,专为高性能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打造2741
  2. 2、骁龙AI处理器已推出三代,提升手机AI体验4487
  3. 3、美国制成二维金属芯片,存储速度提高百倍数据存储革命来临?3759
  4. 4、北上广深领跑我国人工智能落地还缺一剂猛药3650
  5. 5、中国联通正式发布5G+视频推进计划,网宿科技成为合作伙伴3206
  6. 6、基于石墨烯的热管可以帮助解决航空电子电力系统的问题76
  7. 7、渤钻录井二公司自主研发集成化传感器获国家专利2891
  8. 8、Roland推出数字音频工作站应用程序升级版,首款移动端合成器将亮相4203
  9. 9、大疆7月中旬可能发布MavicProII便携无人机?1043
  10. 10、成都如何打造三个万亿级别产业集群?电子信息首当其冲300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