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
5.6分
1. 石川 7分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技术上完成度很高。光效、影调、跟拍、剪辑都很沉稳自然。叙事上以闪回倒叙铺陈剧情,层层剥笋,步步为营,节奏、悬念拿捏得心应手。双女主的性格塑造也很丰满,总体质量上乘。但关于不同阶层女性家庭困境的讨论却有些失衡,让姚晨背负更多道德原罪,把同情和怜悯都给了马伊琍。姚晨在片尾有大段忏悔,似乎是想以她的良心发现完成自我救赎。但她才是失子事件的真正受害者,仅仅因为是白领,就要让她背负精神十字架?马伊琍是草根,就可以比姚晨获得更多的同情?这算不算是一种刻板化的偏见?造成当下女性家庭困境的原因很复杂,社会与不同阶层的个体都有各自检讨和反省的空间,仅仅让白领良心发现是一种图解和单向思维,是在道义上扮演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
2. 陆支羽7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隐藏在冰山下的更多暗涌,只可意淫,不可说破;对吕乐这样的导演而言,终究还是束缚了手脚。2.姚晨煽情略猛,马伊琍动机匪夷,但难能可贵的是,两人都对以往角色有较大突破;窃以为姚晨的演法并不比《亲爱的》中的赵薇差,只可惜金马没个提名。3.或许是受困于韩国原版的关系,剧作格局偏类型化,并无让人印象深刻的逸出时刻,着实遗憾;唯有发现冰箱藏尸那一瞬的战栗,因贴近日常目力所及而悚人毛骨。
3. 谭政7分
电影学者,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策展人。
拐卖儿童是社会的毒瘤,影片就此构建了三个家庭的恩怨,呈现失子的彻骨之痛,探讨母爱的博大与女性的艰辛。与以往此类影片不同的是,本片触及阶层差距这一深层社会问题,只是锋芒未能毕露,动机没有一以贯之。虽是纪实化的压抑的镜语,但主创利用倒叙、插叙以及极致化的段落让叙事节奏努力亲近观众。
4. 西帕克 6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完全复制自黑泽明《天国与地狱》的阶级对立。一个失踪的孩子串联起来自两个阶级的两位母亲。一边是惨,另一边是被强迫去追溯这种惨。但放在现实里就是一个永远看不见另一个,所以最后的理解万岁其实并不能让人信服。
5. U兔 6分
电影书籍译者,电影活动企划。
叙事流畅,悬念做得可以,用回忆碎片拼凑出几个较为完整的形象,看得出吕乐的功力。可惜所有的回忆几乎都靠两人对话激发的闪回来呈现,缺乏技巧。节奏太紧,几乎没给人喘息的余地,情感反而难以很放心地投射。两位女主都很能演,但给马伊琍的发挥空间相对少一些,每件事发生前后缺少情绪上的变化。全片能体现一定的都市感,可以从姚晨身上看到很多都市高收入白领女性的侧影,这一点让人欣赏。
6. 大奇特 6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有韩国原作的基础,表演和剧本性加了很大分,电影感差了些。用一个孩子绑架案的主线,串联出母爱和社会阶级的一体两面,常被歌颂的「母爱」这次被定义为女人对自己的个人选择所承担的后果。希望咱们能多些这样拥有女性视角的国产电影。
7. 独孤岛主 5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前后的人物关系细节勾连比较到位,连篇累牍的闪回之闪回破坏了悬念的制造,到最后变成了彻底的苦情剧。
8. 吴李冰 3分
常用笔名LOOK,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叙事逻辑混乱不堪,人物行为与动机不可信,文本最后演变为母爱决堤尤为平庸。马伊琍结尾跳船戏还拍穿帮了。
9. 赛人 3分
影评人。
在社会议题之外,是标签、概念和套路的大联欢。即使性别困境和阶级分化成兵分两路之势,仍未能在戏剧和新闻、渲泻和平复中有进一步的延伸。靠和稀泥来传达温情,借想像性的和解去硬性抚慰。
影向标评分
中茶&张艺谋作品《影》联名限量颂月普洱茶
以影传形,以茶传意
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
将一份雅致之礼,赠与典雅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