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 2021 年 1-2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工业机器人 产量 4.54 万套,同比增长 117.6% ,创下历年同期新高。
“看到这个数据很高兴。这几年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大消费市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告诉记者,随着中国智造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招工难和用人贵等问题日益凸显,开始或即将开始机器换人的企业越来越多,由此形成了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时代。
自主品牌机器人占有率有所提升
中国广袤的市场空间给予了国内机器人厂商更多发展机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的《 2020 年 1-12 月机器人行业运行情况》显示, 2020 年累计生产工业机器人 23.7 万套,同比增长 19.1% ,创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单年产量最高纪录,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中,机器人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搬运与焊接依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自主品牌机器人在加工、焊接和钎焊、装配及拆卸、洁净室、涂层与胶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升。
其中,搬运和上下料作为首要应用领域, 2019 年销售 6.2 万台,在总销量中的比重提高至 43.06% ;焊接与钎焊机器人销售 3.4 万台,占比为 23.61% ;装配及拆卸机器人销售 2 万台,占比为 13.89% 。
从应用行业看,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连续第 4 年成为中国市场的首要应用行业, 2019 年销售工业机器人超过 4.2 万台,占中国市场总销量的 29.17% ;汽车制造业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用行业, 2019 年采购机器人 3.3 万台。
“工业机器人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行业所有工厂都能应用工业机器人。”易建强说,更多的则是应用在流水线上,完成一些简单且重复性的工作,如搬运、焊接、喷涂、装配、垛码等,在这些行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很成熟。“随着技术的进步,打磨机器人等已出现。未来根据市场需求,将出现更多的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新上的生产线如果从规划阶段就考虑了导入机器人,那么经过前期磨合,就能够比较顺利地投入使用。”易建强表示,如果是老旧工厂的改造,工业机器人不仅对空间有较大要求,对上下游生产线可能都会产生影响或提出特别要求,因此需要全盘考虑。
工业机器人密度仍有差距
如果说机床是传统制造业的基石,那么,到了新时代,工业机器人就是智能制造业的基石。
以美的集团为例, 2011 年,该公司就开始斥巨资 50 亿美元大规模引入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尝到了工业机器人甜头的美的集团, 2016 年干脆斥巨资并购了该公司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库卡集团。除了并购,格力电器、工业富联(富士康)等较多依赖工业机器人的企业,也开始自研生产工业机器人。
“但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业内专家表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所有制造业的机器人平均密度中,排名第一为日本,达到 364 台 / 万人;德国为 346 台 / 万人,美国为 228 台 / 万人,中国仅为 187 台 / 万人。
以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为例,美国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 1287 台 / 万人,达到历史新高,目前位列全球第七位,高于日本的 1248 台 / 万人,接近于德国的 1311 台 / 万人。
而中国虽然是汽车制造大国,年汽车产量已多年位列全球首位,但我国汽车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目前约为 938 台 / 万人,位列全球第十二位。
亟需一批合格的专业队伍
“尽管我国已有新松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公司,但大部分规模都不大,且基本上是轻量型或中型机器人,不具备生产大型或超大型工业机器人的能力。”易建强表示,除了材料问题之外,还有大功率电机、驱动器、减速器等关键部件存在明显不足。
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同质化十分严重。现阶段,很多工业机器人品牌的产品在性能、外观、技术甚至是营销手段上都呈现出相互模仿的现象,就连各个厂商研发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生产目的都是一样的,因此纵观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几乎没有什么表现突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
此外,产业链不够完善,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以生产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以核心零部件为主的上游产业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突破,三大核心零部件尤其是被称作 “工业机器人大脑”的减速器严重依赖进口,导致国内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产业面临空心化风险。
“专业型人才缺失。”易建强表示,在制造方面,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成为制约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而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极为匮乏。在应用方面,相应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很大。“要发挥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必须有一支合格的技术队伍,因此操作员及技术维修员等技术队伍建设十分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