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在邀请嘉宾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
第二季最后一期请来姜文,第三季首期请来张艺谋,够牛。
这两位是出了名的不喜欢参加节目,除了他们的影视作品外,网上关于他们的个人视频少之又少,很神秘。
电影作品之外张艺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有些怎样的性格,价值观与思考?
一定程度上《十三邀》许知远对谈张艺谋的视频可以给我们答案。
张艺谋这期视频的主题可以概括为,Real张艺谋,
虽贵为大导演,但丝毫没架子,待人和善,是个可以与之轻松交谈的话唠,说话时喜欢手舞足蹈,坦诚待人,不藏着不掖着。
与大众通过媒体了解的张艺谋截然不同。
《十三邀》在网上放出了精简版,也放出了完整版,想要更多的了解张艺谋,当然还是要看完整版。
认知清醒,不飘
不可否认,当下张艺谋在国内的地位还是无人能及,
论获奖作品,自张艺谋以导演身份出道,就在国际A类电影节斩获一系列重要奖项,
尽管后期拍摄的商业片大多口碑不尽人意,但是国内商业大片的时代确实是由他开启的,
此外,作为奥运会的总导演更是为其带来国师的称号,如此诸多光环和荣耀加身的情况下,张艺谋并没有过度膨胀显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
从其一些采访可以看出,他做人依旧谦虚,待人亲和,没有大人物的架子。
对于自身的作品,张艺谋也直言都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一般电影完成后,他常常觉得会有一些遗憾,如果当时怎样拍就好了。
但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能在观看时发现不妥,但已经无法弥补,
电影作品未上映,张艺谋心里已经有了一把尺子,往往关起门来,他会跟身边亲近的工作人员表示,这部电影拍的不好,一般,
这可能也是他的电影被疯狂批评时从不出来回应的缘故,因为在此之前,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预期。
《长城》开拍前,张艺谋也觉得《长城》很难拍的让人满意,最开始接到剧本时,他觉得太老套不想接,
但是经纪人跟他提到,电影上映时会在全球150多个国家首周上映,这打动了他,也因此决定尝试一下,
张艺谋是个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人,总觉得可以做的更好,所以他说不管是口碑好的作品,还是口碑差的作品,他都会有些觉得不满意的地方。
他说目前为止还没拍出最满意的作品,在这种心态下,他一辈子都不会拍出让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是性格使然,
北野武、杜琪峰等很多大导演都表示过目前为止还没有拍出最好的作品,尽管他们的一些作品已经被观众当做经典。
做好自己,做好当下
张艺谋自出道以来就被看作是为国争光的导演,是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社会,生活,
同时,张艺谋又被看作是华语电影圈离经叛道的明证。
他明明可以拍拿手的文艺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秋菊打官司》,朝着国际电影大师的方向发展,并成为大师。
但是,他偏偏就不这样做,他要拍商业片,要求新,求变,敢于尝试更多的东西,而不是一直在自己舒适的领域创作,
作品好不好当然又是另一回事,但是,张艺谋一直是个先行者,假如没有张艺谋的《英雄》,国产大片时代可能就不会这么早到来,
现在来看张艺谋拍的《有话好好说》,也比较前卫,在那个年代,晃动的手持镜头,嘻哈幽默的城市生活,是国内少有的一部出色的喜剧片。
当许知远问张艺谋有没有想过做一个思想者,拍《活着》之类的电影朝着大师的方向发展,
张艺谋坦言,我压根就没那么想过,做好当下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人走就茶凉。说的非常坦诚,至少看上去没有藏着掖着,更没有装。
用功型导演,老黄牛风格
跟许知远的谈话中,张艺谋表示自己不是天才型的导演,是属于老黄牛,笨鸟先飞的哪种。
当许知远问及张艺谋觉得谁是天才型导演时,他坦言姜文就是一个比他天才型的导演,此外,王家卫、诺兰也是天才型导演,
李安跟他可能差不多,都是属于努力,老黄牛型的导演。
张艺谋的电影,特别是早起拍摄的,色彩都比较张扬鲜明,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色运用都比较突出,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但是,张艺谋表示最拿手的不是色彩,最拿手的是创意、造型,也难怪他可以多次接手国家大型活动,并且效果让人满意。
林妙可事件感觉懊悔
在视频中,许知远也提及关于奥运会的一些问题,并提及林妙可事件,
张艺谋直言这件事让他觉得很懊悔、自责,如果当初自己坚持用林妙可的声音可能就没什么问题,并还原了当时选人的情况,
当初选人时,张艺谋就考虑过假唱的问题,他个人希望用林妙可的声音,也觉得不是太难听,
但是技术团队一直跟他强调林妙可的音准有问题,这让他拿不准,于是在当时问了经验丰富的国际转播团队,
他们表示假唱没问题,就选了林妙可,用了杨沛宜的声音,
自这个事拿出来被网友集体讨论时,张艺谋也一度很懊悔,如果当初坚持用林妙可的声音就好了。
可能张艺谋的采访比较少,《十三邀》的谈话完全颠覆了对张艺谋固有的印象,
原来,他是个待人和善像个话唠友好谈话者,与之交流不会有距离感,可以看出,这也是许知远比较轻松的一期访谈,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完整版视频,还原一个不为大众所熟悉的张艺谋,推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