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申报已经结束了,香港选了《红海行动》、台湾选了《大佛普拉斯》,而内地在一片熙熙攘攘的争论中最终选定了《邪不压正》。
虽然最后入围的5部电影名单还没有公布,但就各国选送的情况来看,中国影片的对手十分强劲。
这其中就有波兰电影《冷战》的存在。
《冷战》
《冷战》入围了第71届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拿下了最佳导演,本片也成为了波兰今年的“申奥片”。
几乎所有看完《冷战》的中国观众都会觉得它在主题表达和时代背景上有点像冯小刚的 《芳华》 :
一样高压集权下的艰难爱情,一样桎梏枷锁式的政治隐喻,说《冷战》是波兰版的《芳华》绝不为过。
但相对于《芳华》的煽情和对逝去年华的无限叹息,《冷战》来的要更加克制,一如它黑白的影像和近乎于方形的画面构图。
方形的构图对于环境表现来说不算强烈,但却能将主角的情绪不断扩大,在凸显他们面部情绪的同时使得观众更具有代入感,主人公的悲欢离合牵动着观众的心。
《芳华》将刘峰与何小萍的感情放置在文革年代,因为年代而使得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情感表达都极度压抑,以至于每个人都走向了悲剧。
但冯小刚在刻画的时候将更多的笔触放在了“ 追思 ”上,他更多的是在描绘那个自己期待而不可得的青春时光。
所有的肉体、舞蹈、音乐都是为圆他的梦而设置的,以至于他沉浸在自己的追思中而无法客观的展现残酷,对于有时代反思的作品来说,“ 美化 ”是最大的缺陷。
《冷战》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叙事的冷酷,它详实的展现了因为冷战环境的缘故,一对恋人的际遇是如何的动荡多舛:
他们相爱了15年,却数度因为社会局势而分开,每隔几年只能相见一次,如牛郎织女一般。
政治符号在影片中随处可见,恢弘的领袖肖像、极力热情的舞蹈笑脸,庄严肃穆的忠诚宣誓都是冷战背景的外显。
这是国家时局与个体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个人的悲剧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但 每个个体的悲剧汇合起来就是时代的悲剧 。
内显则是男女主人公在这15年中经历的所有变迁:
维克多从意气风发到颓唐踟蹰
祖拉从明艳动人到无力反抗
但更重要的是两人从一开始就是身不由己的,维克多从爱情初始就在面临“ 爱情与自由 ”的选择:是在波兰与爱人偷偷相爱还是去更自由的巴黎自己生活。
祖拉从两人相爱起就担负着监视维克多的政治任务,不愿和维克多一起逃离波兰是觉得自己配不上那时候足够好的维克多。
这一场感情的拉锯战在两人的相处之中共生了15年。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描绘这场悲剧的时候没有将其原因完全归咎于时代,两人的悲剧源起时代,历经变迁,却最终还是败在了“ 爱情 ”这个本命题上。
由于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的不同,维克多和祖拉的相处总是不和谐。他们一个太爱自由,一个又太不懂让步,两人每次都是干柴烈火的见面,分开确是黯然神伤。
能打倒爱情的,也唯有爱情本身。
因此在这个层面上,《冷战》的优点就在于它没有把整个故事变成一个政治寓言,而是回归到了电影人物本身。
当然,也有人批判《冷战》是一部概念先行的电影。
它刻意的忽略了电影内部人物的动荡,而只选择性的为观众呈现了结果,以致于所有的表达都有一种预先设立的意味。
我不评论这种处理手法的优劣,但不能否认这种手法会更加凝练的阐释主题,人物在每个命运节点上的现状恰巧呼应着时代的变革:
比如1957年祖拉通过结婚离开波兰来到巴黎,那时候的波兰社会正在波兹南事件的余温之中,苏联最终将包围华沙的驻波部队全部撤回基地,社会氛围逐渐回温,这是祖拉能够顺利离开的前提。
但在叙事上的过度留白也使得影片的 故事性被削弱 ,令观众在共情的时候有些难以入题。
不过导演对于影像的把握实在是超群,所以才显得男女主人公的这段感情格外悲凉且宿命感深厚。
尤其是这段爱情萌生在了两个艺术家之间,他们相互欣赏以及妒火中烧的过程都有歌舞作伴,美妙的音乐配以动人的舞蹈,黑白影像所带来的质感令人着迷。
男女主几乎是完美的诠释了“ 动荡时期的爱情 ”,从缱绻到癫狂,每一个时期的眼神都无比精准。
点睛之处莫过于两人最终能在一起了,却在宣誓结婚之后决意殉情。
“ 那一边的风景更好 ”是对爱情的结语,也是对时代的结语。
两人打破了所有的障碍最终结为夫妻,用死亡给这段关系画上完美句点,也阻断了观众的想象。
波兰和法国、华沙和巴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桎梏与自由,这所有的对立关系也随着两人的死亡而消除了。
不论哪边的风景更好,都结束了,这才是具有时代反思的影片应该作出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