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种极简线路极小尺寸的7W球泡灯驱动方案

针对     LED照明   负载特点,目前非隔离式的恒流驱动电源的拓扑结构基本上是BUCK降压结构。本文将把非隔离     LED   恒流控制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代,讨论控制策略实现恒流的原理的发展,分析每一代的优缺点,每一代有哪些突破性进步。基于占空比半导体公司的DU8623/DU8633芯片,介绍最新一代集成式闭环     电流   控制技术,详细介绍这种控制策略如何突破性提高LED输出电流精度,从开环到闭环是其本质的突破。介绍了一种极简线路极小尺寸的7W球泡灯驱动方案,由于闭环控制对于     电感   变化不敏感,选用更低价的工字型电感,这就在提高可靠性和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整体方案成本。

 基于一种极简线路极小尺寸的7W球泡灯驱动方案_设计制作_RF/无线

三代非隔离LED恒流控制技术发展

第一代LED恒流芯片:

此类芯片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基于固定频率的PWM芯片(如UC384X等),通过降低电感纹波电流,固定电感峰值电流来实现恒流。但由于     开关   频率固定,为避免次谐振荡,它的最大占空比只能用到50%,其应用范围就很受限了;再者由于电感纹波很小,那就需要比较大的电感量,同时还有E     MI   较难解,效率也不高等缺点。这类芯片主要包括:HV9910(美国超科)、PT4107(华润矽微)、SMD802(台湾芯瑞)、FT870(辉芒微)、LNK506(     PI   )等。

第二代LED恒流芯片:

此类芯片相对与第一代的创新是:固定Toff技术。固定开关管的关断时间, 就可以允许较大的电感纹波电流,占空比也可以做到接近100%。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宽。但这代产品有几个缺点,就是当输出电压变化或电感量发生变化时,无法恒流。这类芯片主要有:HB9910B(超科),SN3910(矽恩),LM3445(国半)等。

第三代LED恒流芯片:

这类产品可以称为真正的恒流源,因为实时逐周期检测、控制了真实输出电流,最终无论是输出电压、电感还是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都能实现恒流。这类芯片包括:DU8608、 DU8623、 DU8633、DU2701。

90
192
0
69

相关资讯

  1. 1、这12个字,帮你get住策划案背景分析要义1696
  2. 2、天价挖角的国内游戏直播平台们,看上去很美2237
  3. 3、被央视点名批评的微商,谁会被迫出局2133
  4. 4、工业4.0,我们可以做什么?3998
  5. 5、社交产品不要老想着颠覆微信,颠覆微信的不会是社交3335
  6. 6、你能保证公众号的吸粉量和转化率吗?3632
  7. 7、一个“老实人”升职的故事199
  8. 8、案例详解:能做到这几点,你就是头号运营1519
  9. 9、在线教育平台机遇,被BAT忽略的力量4633
  10. 10、年终总结:2019年的工作历程251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