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五大系统的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一、综合布线系统

0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   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     布线   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干货:五大系统的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_设计制作_可编程逻辑

02、主干子系统

①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干货:五大系统的常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_设计制作_可编程逻辑

②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   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安全防范系统

01、电视     监控   系统

(1)视频电缆计算方法:通常选用SYV75-5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到离安防机房最远、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标准层)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按照群楼、主楼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2)电源线缆计算方法:RVV2*1.0规格。

方式一:由于摄像机的分布较为分散(尤其是群楼)。因此建议按视频电缆长度的1/2~1/3计算。

方式二:按每8只摄像机敷设一根电源线缆:

电源线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8)*视频电缆计算中的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3)控制电缆计算方法:(云台+变焦摄像机),RVS2*1.0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监控中心机房到离机房最远摄像机、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02、防盗报警系统

(1)二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RVV2*0.5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报警前端设备距离+最近报警前端设备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线缆需要总数=前报警端设备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距离是指从安防中心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或到离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设备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四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同上。RVV4*0.5规格

(2)报警联网总线计算方法:

由于报警联网总线多数为一根(或一路),少数为两根(路)或多根(路),因此要求按实际的总线路由计算。

线缆需要总数=实际总线路由长度×1.1+端接容限(米)

注:端接容限=总线上需要联接的设备(通常是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数量*6

03、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1)     传感器   、执行器的监控点到DDC箱的各类线缆计算方法:

通常有RVV2*1.0、RVS2*1.0、BVS2*2.5、RVVP2*1.0、RVV8*1.0(用于DDC箱到设备配电箱)等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监控点距离+最近监控点距离)/2+H(H—楼层高度)

实际线缆平均长度=线缆平均长度×本DDC监控总点数×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线缆需要总数=监控点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监控点距离是从DDC箱到监控点或监控设备的实际距离。各种类别的线缆应分别计算。

若DDC箱安装在被控设备间内,如冷热源机房、     空调机组   、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则冷热源机房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5米计算(但要注意监控冷却塔的DDC安装位置);     空调   机组、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0米计算。

(2)DDC联     网线   缆计算方法:RVSP2*1.0规格

线缆需要总数=按照联网实际路由计算联网总长度×1.1+DDC箱数量×(端接容限,取6)。
责编AJX

56
49
0
48

相关资讯

  1. 1、“支付宝小编”互怼引发围观大战,评论“10万+”成爆款新标准?4464
  2. 2、科技部重大专项“激光高温湿度传感器研发”项目在京启动1107
  3. 3、填补消防救援生命的空白!我国西北大学等解决远距离下无线信号问题1663
  4. 4、可再生氢气的半导体材料638
  5. 5、全球云计算2020年预测:多云和云原生趋势将成为未来主流4584
  6. 6、林雪平大学生产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外部量子效率创纪录达21.6%1508
  7. 7、​国内扫地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709
  8. 8、新款智能背包Keeback,可实时定位和播放音乐1142
  9. 9、TI毫米波传感器让运动检测和人数统计功能实现全自主运行799
  10. 10、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地图,如何帮助企业更有效的管理业务?355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