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纺织行业兴起了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劳动的“机器换人”热潮。这股热潮给行业带来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产业职工队伍是否发生趋势性变化?
中国纺织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廉价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的优势,无纺机械设备等,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成本的增加,新一代农民工更加注重自身权利的意识,中国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着改革。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纺机制造大国,但纺机制造水平还不高,所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提高技术性能。低档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市场需要,不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纺机产品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中国纺织产业转型方向无疑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实现转型升级。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效益,赶上或超过生产成本的增加,这才是转型升级的意义,“机器换人”就是一条途径。
招工难、用工贵倒逼纺织业“机器换人”:
传统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减员增效、缓解招工难的有效途径,由此也拉开了纺织行业“机器换人”的大幕。
报告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行业长期结构性缺工成为倒逼纺织业“机器换人”的主要动因之一。
近年来,劳动报酬增长速度日益加快。企业每年都要上调1~2次职工工资,企业明显感到用工压力加大。纺织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纺织技术工人和技能型人才。东部是传统上的劳动力流入省份,本地劳动力供应存在缺口,而外出务工的中西部省份技术工人又出现回流现象,导致纺织企业特别是东部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困境。同时由于纺织行业工作强度大,职工流动性也大,尤其是85后、90后的年轻职工大都不愿意从事单调重复、劳动强度大的工种,一线工人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也使得许多纺织企业长期缺工,倒逼企业以“机器换人”。以苏南部分纺织企业为例,企业每年都要面临10%左右的缺工。
与此同时,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智能制造产生需求,“机器换人”成为大势所趋。调查显示,纺织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竞争力,而我国当前纺织品质量的发展并不乐观,质量的不稳定性不仅存在于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推动产品稳定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具有人工生产不可比拟的优势。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家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地方相应出台的支持设备升级换代的奖励政策,共同构成了纺织行业实现“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的大背景。由于劳动力成本问题,加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影响,欧美等制造业强国已经将重心转移至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无论是人力资本、设备还是技术,中国纺织品遭受到东南亚国家的挑战;同时,尽管不少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仍然无法改变行业相对技术落后的现状。因此,“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机器换人”为纺织行业节能增效:
在各个行业"机器换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十分突出:
1.棉纺行业。大规模进行清梳联和简易清梳联、高效并粗、高效紧赛细纱长车、自动络筒机等的技术改造,纱线质量指标以及万锭平均用工、节能降耗达到新水平。尤其是细纱智能落纱机的应用,大幅减轻细纱工人劳动强度,用工可减少4成以上。以福建长乐市长源纺织公司为例,对原有的10个细纱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工人从504人减少至317人,月工资人均增加1000元。
2.化纤行业。通过柔性化技术、节能降耗等智能化技术改造,明显提升产品差别化水平、质量性能和生产效率,大量减少用工数量。以福建百宏集团为例,推行“机器换人”后,自动落丝工序减少用工70%,自动包装工序减少用工80%;自动包装的设备更新成本3到4年就可收回。
3.功能性纺织品。企业大量引进高性能自动化经编机、针织横机、大圆机以及配套后整理装备,开发各类服装、鞋材、家纺、产业用功能性针织面料产品,适应了国内外市场需求潮流。以福建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为例,一次性引进400台全自动经编机,车工由原来的800多人减少至200多人;从人均管理1到2台机器升级为人均管理5台机器;月工资从人均4000元左右大幅提升,最好的技术工人月工资收入可达近万元。
4.鞋服制造。注重设计理念提升和智能制造,服装功能、艺术、时尚设计不断加强,设计和缝制加工、整理水平有显著进步。柒牌、七匹狼、九牧王、劲霸等优势企业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铺布,实施物流过程自动化等,大幅度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5.印染行业。从先进地区经验看,印染类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后,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5%以上,能耗下降17%以上,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10%以上,水重复利用率达52.7%,节约人工成本近60%。
“机器换人”困难重重:
目前在纺织行业"机器换人"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推进速度和压力更大,有如下几个因素:
1、“机器换人”的一次性投入高,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企业宁愿维持现状也不愿意投入巨资。调研走访的企业中有超过一半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最高的甚至过亿。加之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上涨、融资难等因素,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机器换人”望而却步。同时部分老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厂房和生产线的布局,无法为“机器换人”的设备升级提供足够的空间,而厂房的改造、扩建甚至新建又将进一步提高“机器换人”的成本。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去杠杆降杠杆、减轻整体负债率,银行可用贷款额度大幅减少,融资成本较高,并且只有额度没有资金。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经营,确保现金流,不愿意投资到大型设备、高技术设备上。
2、政府配套扶植政策有待进一步具体细化。例如,调研了解到,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在煤炭、化工、食品等行业推进“机器换人”计划,并计划每年建设50个省级智能工厂。但是河南省政府没有对纺织行业的具体帮扶政策,各市也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政策、资金帮扶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对“机器换人”意愿不强。
3、国内纺织机械制作水平仍无法满足高品质纺织生产的需要,进口机械价格昂贵,延长了资金投入的回收周期,也增加了日常设备的维护成本。调研显示,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提升不像过去简单粗放的技术改造,通过仿造或者委托试制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企业更多借助高校和自动化设备研究单位共同合作,从工艺流程到整体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整合,研发的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4、纺织企业职工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而自动化设备引进后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纺织企业需要进行培训或引进高水平技术人员,这无疑也是一个较大负担。
5、中西部地区纺织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企业进行“机器换人”的主观意愿不强。例如,河南省安阳市执行1600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15元的标准,本地基本不存在用工荒,即使偶尔用工紧张,适当提高工资后,一般也能找到足够人手。
“机器换人”将改变行业用工结构: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机器取代人工就已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现代制造业“机器换人”是直接把机器变成劳动力,是否已对传统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纺织行业职工队伍相对稳定。纺织行业并没有因为“机器换人”导致工人下岗,而是因为找不到工人而寻求“机器换人”。纺织行业的“机器换人”背后是纺织人才严重不足、企业极力争抢工人的现实,目前纺织企业暂时不存在大批一线工人下岗的隐忧。因“机器换人”被精简的职工,大多数在原企业转岗留用,少部分流动到其他企业,职工队伍相对稳定,下岗劳动力社会安置的压力还比较小。
“机器换人”将对劳动技能提出新要求。过去是“单一型劳动”,未来将是“数字型劳动”,人类劳动将越来越多地与电子化、智能化相结合。职工技术技能的提升是企业实施和推广“机器换人”的强烈支撑,是应用人机交互技术来达到人工与机器协同生产的必然选择,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力保障。
“机器换人”将催生新的就业岗位。“机器换人”虽然挤压了中低技能水平工人的就业空间,但并不减少劳动者的岗位总量。“机器换人”在遏制或淘汰一些旧产能、传统岗位的同时,也在催生新的就业创业空间和发展动能。
“机器换人”需要政策支持:
对纺织行业"机器换人"的推进过程中看,企业对政府的政策支持需求力度还是很大的,这其中不仅仅有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引导作用,还有政策在对于资金和人才及相关设备的配备方面的支持工作。
1、鼓励、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与纺织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拓宽企业提升自动化改造技术实力的各种渠道,联合各种优势资源,共同合作开发企业“机器换人”所需各项技术。加大“机器换人”产学研合作的投入力度,设立“机器换人”产学研合作专项,在经费支持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促进产学研的快速实施。通过优选重点行业的代表企业,帮助企业建设“机器换人”示范线,以点带面,引领纺织行业“机器换人”的全面实施。
2、加大对纺织企业“机器换人”财政补助力度,把“机器换人”专项补贴由“事后补贴”变为“事前补贴”。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行业的首条“机器换人”示范线给予特殊奖励。加快信贷制度改革,增强对“机器换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融资负担,降低信贷成本,增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力度。优化税费制度,减轻“机器换人”企业的税费负担。
3、做好“机器换人”的规划和引导工作,制定纺织行业“机器换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引导企业使用国产自动化装备,振兴本土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积极推进纺织行业“机器换人”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具体包括“机器换人”项目审批制度、项目推进制度、监督制度、评审制度、奖惩制度等,以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制约机制,为“机器换人”提供制度保障。组织建立“机器换人”综合服务平台,为参与“机器换人”的各个单位和集体提供技术中介以及组织协调等各项服务工作。
加强对"机器换人"的人才培养:
人和机器的关系属于一种控制链的关系,因此只有将人与机器进行协同合作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效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所以机器人产业的壮大又为机器服务人才制造了新的市场机会。人不可能完全被机器代替,眼下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工人的招募和管理问题,目前最缺的是以下2种人才。
1.机器人操作,这一类的岗位对人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低,机器人本身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只要事先输好程序就能正常运作。如果单从操作一般的机器人而言,由于工作上手快、门槛不高,初中学历即能胜任。
2.机器人应用,这需要有机器人专业知识、一般学科知识与特定领域知识的深度融合,对于教与学的人才之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每一台工业机器人高效运转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中枢把控。机器人作为高端精密制造行业,其后续保养、调试安装所要求的精度比较高,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很难掌握其中的技术诀窍。企业应用机器人,需要把工业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软件、机器人应用软件、机器人周边设备结合起来成为系统,才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因此合格的应用人才不但要有理论的支撑,也需要有实践的经验。
技术在不断更新迭代,同时也推动劳动力转型升级,所以,请不要埋怨机器夺走了那么多人的工作岗位,这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同时也在给我们一种鞭策——只有不断提升能力,成为高端劳动力的中流砥柱,才不会被轻易地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