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通过人工智能微生物传感器预测到底物基质种类

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能动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云海教授课题组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Hong Liu教授课题组以及英国纽卡斯尔大学Elizabeth S. Heidrich教授课题组合作,  首次将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的微生物传感器对有机底物的检测与生物信息学数据联系起来,并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底物基质种类,用其判断物质的代谢途径,探求食物链的完整代谢。 该技术可用于环境大数据分析、环境污染特征分析、环境污染预警等多方面。


西安交大通过人工智能微生物传感器预测到底物基质种类_人工智能_AI+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实现了汽车自动驾驶、实用的语音识别、精确的图像识别、高效的网络搜索等功能,因其可以通过计算机模型来学习人类思考、推理及行为的思维方式,已成为计算机科学、金融、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在工程领域,尤其是微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少见报道。


西安交大通过人工智能微生物传感器预测到底物基质种类_人工智能_AI+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系统的微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具有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且成本低、可长期有效运行的新型生物传感器系统,其阳极生物膜或生物阴极为生物识别元件,电极为信号传感装置,通过电信号的变化可实现化学物质的检测。由于进水组分及接种物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丰度大小,而电信号难以反映此类变化。系统运行条件及胞外电子传递速率将底物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复杂化,最终导致不同的进水底物会有相似的电信号输出,降低了传感器检测化学物质的准确性,且电信号不能特异性地表征某一种物质。


针对上述难题,研究团队从思路设想、模型构建、微生物基因及底物数据采集分析等多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攻关研究,他们首次将基于MFC系统的微生物传感器对有机底物的检测与生物信息学数据联系起来,并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底物基质种类,为提高该类型微生物传感器信号的特异性提供改进思路。此外,在已知底物基质的系统中,利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底物基质的相关关系,该方法也可以通过识别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成分及其丰度来判断物质的代谢途径,并可以探求食物链的完整代谢途径。


该研究成果最近以论文“基于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数据预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质”发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顶尖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器件》(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论文第一单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作者蔡文芳为王云海教授课题组博士生。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受到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海外学者合作研究计划项目资助。


25
50
0
51

相关资讯

  1. 1、迷宫密室逃脱《兵器少女》秘境探宝深度解密3965
  2. 2、《神路》热血竞技全新1V1模式今日上线4971
  3. 3、总有惊喜在身边《神路》小技巧盘点251
  4. 4、十万个大魔王不删档测试数据曝光次日留存高达58%3962
  5. 5、ROxICEY特别联动现已上线跟随“旁白君”去冒险3182
  6. 6、《口袋兽人》新资料片“幻境探宝”今日闪耀开启3652
  7. 7、来我们打一架《梦幻仙游》开辟竞技新天地3326
  8. 8、《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家园系统打造三世情缘2010
  9. 9、大话西游手游“群雄逐鹿争霸赛”决赛今日开战3109
  10. 10、《变身吧主公》新版本震撼开测神魔乱世谁主沉浮189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