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智能感知研发中心樊晓华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多标准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读写器芯片。
该款芯片支持ISO 18000-6C(EPC Global Class 1 Generation 2) 、GB/T 29768-2013及GJB 7377.1-2011等多种UHF RFID读写器标准,多标准兼容模式即满足了国际市场需求,又兼具了本土产品的适应性。
该款芯片采用高性能的回波抵消技术和独有的零中频接收机架构模式,优化了电源管理方案,提高了接收的灵敏度,增大了UHF RFID读写器的读取距离,同时极大地简化了电路结构,具有高集成度,强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电源适应性、更低的待机功耗,适用于各类便携式以及固定式的读写器系统。在目前UHF RFID领域标准不统一、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该款芯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图1. UHF RFID读写器芯片及应用模块
图2. UHF RFID芯片的各项参数
目前,芯片已经过全面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系统和用户远距离高速通信需求,可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汽车电子标识、物品管理等。科研团队正积极与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以期推进我国物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在RFID领域,基于我国自主研发,或支持本土协议的产品不断冒出,比如在2016年底,我国首款自主标准自主协议的RFID芯片亮相。它有望进一步降低RFID电子标签的价格,提高物流包裹的分拣效率,使得快递再快上好几倍。另外,在生产设备、天线等产品领域,也是扛起了民族大旗,与国际厂商分庭抗礼。
除基于自主研发的产品,我国在标准协议的制定方面,也全面进行国际竞争。2016年9月,我国自主创新的近场通信(NFC)非对称实体鉴别(NEAU-A)、NFC对称实体鉴别(NEAU-S)两项近场通信安全技术正式成为ISO/IEC国际标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物联网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还积极主导起草轮胎RFID首批国际标准,推动RFID在轮胎应用的标准。
来源:本文摘自RFID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