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史上“最强春节档”是否实至名归?

原标题:2021年史上“最强春节档”是否实至名归?

原创 看懂君 看懂经济

2021年史上“最强春节档”是否实至名归?_娱乐产业_时尚资讯

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7日22时,2021年春节档总票房累计超78亿,总观影人次1.6亿,累计场次285.8万,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累计票房、人次新纪录。其中档期内票房排名前三为《唐探3》35.5亿、《你好,李焕英》27.2亿、《刺杀小说家》5.4亿。

另外,2021年开年仅一个半月,电影票房即突破1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了几名专家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付一夫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春节档的电影票为何如此之贵?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春节假期市场供需变化使然。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全民放假让市场上的观影需求暴涨,而 " 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看电影 " 也正在成为国人过年的一种潮流,正因为周期长、流量大、合家欢等利好的缘故,春节档自然就成了国产电影的 " 兵家必争之地 ",各种优质影片都会选择在这一档期上线。如此一来,按照经济学中最简单的供需定理,一面是需求激增,另一面是优质供给面世,电影票价上涨自然就在所难免。

于今年的春节档而言," 就地过年 " 的因素也需要考虑进来。由于很多 " 异乡人 " 没有回老家过年,相当一部分观众都留在了一二线城市,无形之中又进一步增加了一二线城市的观影需求量,票价也就被推高了。

另一方面,影院对于前期经营亏损的弥补。

众所周知,2020 年的新冠疫情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冲击,而电影行业无疑是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

国内影院自 2020 年 1 月下旬暂停营业以来,整个行业足足经历了近 6 个月的停摆,尤其是错过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节档、情人节档和五一档,让电影票房收入直接跌入谷底。虽然 7 月下旬影院重启经营,但受到上座率、优质新片缺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客流量并没有因影院的复工就立即恢复正常水平。这些使得影院在很长时间里都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如今,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国人被严重压抑的观影需求正逐步得到释放,而时隔一年重新回归的春节档,无疑是行业重整旗鼓的一个绝佳时机,从业者当然急需抓住这个红利期来弥补去年的亏损,其中亦不排除一些濒临倒闭的影院,他们已顾不上考虑长远的发展,只能靠涨价来缓解燃眉之急了。

值得一提的是,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很多城市都规定了影院观众的上座率每场不能高于 75%,有些城市和地区还会更低,导致影院的接待能力比正常时期有所下降,再加上春节期间的人工、防控措施和物资消耗,均会增加影院的运营成本,而这些也都可能会在票价上得到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几个不能忽视的客观因素:

比如,自 2014 年开始影响电影市场的线上 " 票补 " 手段,于 2018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取消,意味着前些年 9.9 元、19.9 元的便宜票价已是一去不复返;

再比如,为了迎合消费升级浪潮,不少影院大刀阔斧地升级设备改善环境,各种 IMAX、4D、杜比影院接连闪亮登场,而各项成本投入的增加也会抬高票价。

经过上述分析,各位或许能够对于春节档电影票涨价这一现象多点理解,电影行业回血依旧不易,涨价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市场经济的本质正是在于自由选择,如果真的嫌贵,我们大可将自己的观影日程往后延几天,等到春节过后再兑现也不迟。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相比于春节档电影票的短期提价,为了追求高票房而不停地涨价才更令人担忧。

客观地讲,电影是最典型的大众化艺术,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各种文艺样式中大众属性最强的那一种。这里的 " 大众 ",不仅是指内容和剧情上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更包括电影票价对于普通老百姓的亲和力,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参与进来。

在全社会促消费扩内需的今天,电影消费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持续抬高电影票价,继而忽略了电影消费的大众属性,其后果必定是越来越多的观众都选择远离影院,电影也将随之变成了一种远离大众生活、只属于少部分人的奢侈品。这不仅会有损于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毕竟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大众的买单,电影产业势必不能发展到今天这般地步,切勿让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面对高涨的票价望而却步。

伍岱麒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

整体电影水平如何?说几点看法:

① 关于排片。可能是受资本影响,排片上对于一些影片显然缺乏公平,比如《人潮汹涌》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但是排片过少,导演呼吁后很多网友评价看不到电影,因为排期都在清晨或深夜,影响观影。现在还在凭口碑一点点逆袭,但是显然已经很难取得很好的票房。票房高代表不了电影水平高。

② 关于题材。本次春节档电影,目前商业化喜剧片《唐人街探案3》取得最好票房,口碑逐渐走低,却仍不影响观众对《唐探4》的期待,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IP电影的影响力,相信这会是一种电影制作的好的商业模式;后续《你好,李焕英》逆袭,会看到贴近大众生活的电影,有真挚情感,更符合观众心理,这是剧本创作的一种思考方向。虽然春节档聚焦“喜剧类”题材,但黑色喜剧《人潮汹涌》显然更具有深层意义,因而获得更好的口碑。

③ 关于剧本。可以看到,现在的剧本创作,更多偏向于玄幻或者对第三第四空间的思考,诸如穿越、异世界等,也说明剧作家的思路被打开。但如果与外国电影相比,我国电影还欠缺一些对未来题材、科幻题材方面的电影;而更深层次揭露当代社会问题的电影,还比较少。

④ 关于特效水平。我国本土电影的特效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刺杀小说家》的特效是本土特效团队打造。不过电影是否能回收成本,还是未知数。

虽然本年度春节档创历史新高,但相信未来题材也会更加多元化,未来还有更强的春节档。

春节档的票房表现对行业而言,是注入强心剂,会有更多投资人愿意去投入电影制作。相信2021年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贵的原因一个是常规,一个是新规。

常规是春节期间各行各业的服务费用本身就有提价空间,这并不只是电影院票价一方面;但新规则是由于疫情影响,上座率不能超过75%的限制,让空出来座位的票价被平摊到了75%的观影人群之中。与此同时,春节观影人群的暴涨和影视产业回血需求,也让极高票价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常态。

整体水准更偏重于合家欢风格,不谈水平如何、只能说更加适合。尤其是李焕英和唐探3,几乎就是针对春节期间合家欢的市场刚需所打造的,较之往年春节档中上“硬菜”(即大片模式),喜剧风格更加适合春节档的年味需求。近年来,国内电影行业逐步在春节档热潮中摸索出了规律,也跳出了单纯模仿西方圣诞档那种大成本大制作的大片云集的路数,而是将大片错峰到寒暑假与国庆档,将合家欢风格的中小成本喜剧集中于春节档。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档期调整和风格化选择,确实带有引导性,称之为最强春节档并不为过。

张冰筱

作家,影评人

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贵,可能是由多重原因造成:

① 因疫情的原因,电影院有75%的上座率限制,可能会导致影院将另外25%的票钱均摊到观众身上,导致票价增高;

② 许多存量电影急需上映回钱,比如去年春节要上映的《唐探3》,因疫情拖后一年才上映,急需靠票房回血;

③ 各大影院也同样急需资金回血,因疫情去年影院排片锐减,很多影院关门歇业,也期待春节档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流入。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虽然票价较贵,但许多人对观影的热情未减,给电影行业和影院带来了信心,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迎来电影业的全面回暖与繁荣。

朱启

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对于当前电影业走向,我有三点如下建议:

① 降低票价,让电影院大门面向广大中低层收入者,包括众多的农民工。这就要求先把演员和导演的片酬降下来,就像你给了教师高工资,但他们也不会教好学生那样,降低演员导演的薪水,同样也不会影响拍电影!

② 不搞毫无意义的业务量数字对比,就像国民总产值统计游戏那样。

③ 把电影业当成一种生活超市一样正常运作,正像纸媒根本就不会取消那样,电影也不可能被电视和手机代替。

张爱凤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今年春节国产电影的票房火爆,是特殊背景下多重因素所致,不能就此盲目乐观。疫情之下,国产电影仍然需要加强“精品”意识,修炼内功,提升电影质量,尊重观众,尊重市场,切不可通过高票价杀鸡取卵,“透支”多方信任。疫情之下,好莱坞电影不太容易像过去那样独霸中国市场,这给国产电影的发展创造了好的机会。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

原标题:《2021年史上「最强春节档」是否实至名归?》

阅读原文      



28
99
0
64

相关资讯

  1. 1、《黑色党徒》,斯派克·李最高作?口碑榜2984
  2. 2、宋丹丹前夫东山再起,身家数亿却不认亲儿子,再谈宋丹丹直言有病4876
  3. 3、余少群《大明劫》点映庆生粉丝惊诧颠覆形象935
  4. 4、邱启明亮相引女嘉宾尖叫坦言节目拒绝“三俗”3983
  5. 5、《一千零一夜》凌凌七和柏海出差误把柏海当成色狼,这下惨了377
  6. 6、贺岁档凭什么被冷落?难收回成本成“大片”入驻的第一阻力2754
  7. 7、《李焕英》票房高歌猛进,为何不少妈妈看完后却觉得无聊?3003
  8. 8、大片线上同步看,华纳兄弟取消窗口期引影院股全线暴跌2223
  9. 9、2021年献礼片盘点丨近20部影片厮杀,头部公司悉数入场1925
  10. 10、张艺谋,是被误解最深的中国导演196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