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山海情》中
上周忙过了上半周,下半周得了些空闲,恰逢我目前又迎来了久违的居家办公的时间段,后半周我多年来第一次每晚按时开电视追剧,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看完就睡,体验还挺特别的。
比起一口气看完,还是更喜欢追剧,比较不累。央八追剧还是很爽的,三集联播广告少。
《山海情》这部剧第一轮上卫视的时候,网上就已经好评如潮,评论里各种推荐络绎不绝。当时,我大概刷了几个片段,估摸着就可以看一下,刚好居家后它开始上央八,时间真是契合地刚刚好。
眼见着昨晚已经进入了开始“种蘑菇”的部分了,就算是很苦楚很苦楚的戈壁滩上的生活里,陈县长和凌教授的对手戏,都充满了趣味啊,特别是他们带着闽南腔的福建普通话说起来,自带笑点。
这就是语言相通的魅力,看个韩剧看个美剧多数人是体会不到他们方言俚语的乐趣的,唯独在国产剧里可以,特别是在我们的方言体系还特别复杂庞大的语言环境里,类似的剧情的延展性特别丰富。不仅是他们的对话有笑点,麦苗她们去了福建打工,听不懂工厂里师傅的话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的剧情,也看得我很焦虑。
在追了小一半的剧情后,觉得 《山海情》 的氛围有点像韩剧“请回答系列”。
“请回答系列”能够爆红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当然是编导的实力,另一方面是他们找到的切入点,大家共同的回忆是可以激起大量观众的共鸣的。《山海情》虽然是个扶贫主题剧,但是很多东西即便不是在那片土地生活过,还是有历史的共鸣感,时间的共振感,所以大家看得都很投入。
不仅是历史感,包括不同的人处理不同事情的方式,也有时代感,甚至延续感。村民们对于搬迁,对于种蘑菇,对于各种村里事务的理解和态度,都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分不开,有时候你看着觉得很生气吧,又觉得当下他们的处理是对的。
只能说,看看这剧的导演,看看这剧的编剧团队,就是“有点儿东西”的。不仅仅是在拍个扶贫剧,还有自己对于那段历史、那些人的思考和理解。能够在豆瓣打9分以上的国产剧,水平都不是吊打那些国产一星二星剧,是后者都不配在这样的剧面前被提及的程度。
至于那些总是在微博上闹闹呼呼说“为什么给我的剧打一星”的玻璃心烂演技们烂编导们,你们说为什么呢?
好的剧是不会受限于年龄层的,因为电视剧本来就是最大众的娱乐消费品和艺术形式,甚至可能都没有之一。简单翻了一些网络评论和统计,发现这部剧喜爱的观众群,基本从四五十代涵盖到了零零后,甚至由于90后和00后更活跃于互联网,他们成为了这部剧在互联网好评发酵的主力观众群。
总是和朋友们聊天时,大家都会提到的一个话题是,如果国产剧有足够多的好剧可以看,我们是希望多多看国产剧的,语言和文化相通的魅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挡的。
另外,也有我的朋友觉得,这两年国产剧的质量还是有部分在明显提升的,起码整个2020年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她们可以细数几部很不错的国产剧了。希望这不只是一时的,是可以长久变化的,变好的。
演员们也是,希望他们都以能够出演好作品,塑造具有真正流行度的人物为荣,而不仅仅是用片酬和流量来衡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