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

1月19日,南明区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华中科技大学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及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项目力争在六年内完成工信部“芯火”双创基地认证,有力促进贵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签约仪式上,还有12家集成电路企业落户南明。


贵阳市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_业界动态_数字化


据了解,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位于花果园亚太中心。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下,平台建成后,将引进全国集成电路领域领先技术和优秀企业,落地IC相关技术企业,孵化建设博士后创新基地,成立华中科技大学相关专业学生实训基地,为贵州本地培养专业硕士。


此次活动以“技术引领下的集成电路与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之道”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贵州集成电路研究中心研究领域建言献策。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微电子学院院长缪向水,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金隆,华中科技大学中美供应链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军,华人集团董事局主席、炎黄集团董事长邝远平,南明区书记邹杰,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刚,以及南明相关区领导出席仪式。


仪式上,缪向水介绍了项目发展方向,邹杰作致辞,朱刚代表区政府与合作方签约。


贵阳市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_业界动态_数字化


缪向水介绍华中科技大学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及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的发展方向


仪式上,缪向水介绍了该项目发展方向。据悉,“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约15000万元,一期投资约5000万元。项目将打造集技术开发、成果转换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并为贵州培养人才、引进关联企业,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公共性、公益性基础技术支撑及一站式服务,通过专业的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解决集成电路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造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项目力争在六年内完成工信部“芯火”双创基地认证,有力促进贵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签约仪式上,还有12家集成电路企业落户南明。


贵阳市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_业界动态_数字化


区委书记邹杰在签约仪式上讲话


邹杰代表南明区委、区政府对南明区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年来,南明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先后获得“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区”“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区”等荣誉称号,经济社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影响更大、环境更美、舞台更宽,逐渐彰显了作为省会核心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邹杰强调,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顶尖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及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落地后,将在省工信委推荐指导下,完成工信部“芯火”双创基地认证,必将极大促进贵州IC产业快速发展,也给南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双方携手合作,将有效促进南明区区位、资源优势和华中科技大学IC技术力量充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转化,共同推进IC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贵阳市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_业界动态_数字化


邹杰表示,南明区将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胸怀、开放的实力,接纳一切经济实力强、品牌影响大、产业链长的企业入驻南明,并全力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企业在南明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热忱希望华中科技大学与南明区在多领域开展更深、更广、更远的合作,发挥技术所长,更好地带动IC产业界及国内外优秀企业来南明区投资兴业、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贵阳市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建设贵州ICC产业服务平台_业界动态_数字化


据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顶尖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贵州集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及集成电路产业服务平台落地后,将在省工信委推荐指导下,完成工信部“芯火”双创基地认证,必将极大促进贵州IC产业快速发展,也给南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双方携手合作,将有效促进南明区区位、资源优势和华中科技大学IC技术力量充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转化,共同推进IC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近年来,花果园凭借核心的区域位置、密集的产业集群、怡人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入住。目前,已经有6900余家企业入住花果园,其中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占比3.6%,从业人员约8000人。


94
66
0
37

相关资讯

  1. 1、日本一季度GDP成绩单出炉,同比下降3.4%1044
  2. 2、分布式存储的系统架构4337
  3. 3、高交会5G路线感知科技,改变世界995
  4. 4、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工业以太网控制网络设计详解3513
  5. 5、多通道灰度缓冲器EL5x24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3149
  6. 6、数控机床发展趋势3012
  7. 7、华为、展锐、联发科齐发力开创中国“芯”未来4186
  8. 8、AR边缘云技术分析AR云的定义和重要作用3919
  9. 9、NI发布最新PXI和PCI接口3147
  10. 10、浅谈智能电网应用中开关的重要性192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