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煤炭,白的纱线,纠结的却是诗的涟漪。1980年代的爱情与梦想,青年工人的未来之路,既在笔端,更在脑海。朱亚文饰演的诗人李五,每每在逃离与进入之间找不到平衡。宋佳饰演的诗人妻子陈蕙,除了不写诗,其实处处时时能够超然,不仅仅是知音,更是天使。可惜,时代辜负了他,他辜负了她。刘浩编剧、导演的《诗人》,由两位搭档十年的好友来呈现,宋佳和朱亚文将一出理想和现实夹缝中的时代诗人诠释的特别劲道。《诗人》也是入围本届东京电影节唯一的大陆电影,作为导演的朋友和并无甚么表现的诗人,希望《诗人》能有好成绩。毕竟,在当前中国电影中诗人是极其稀缺的创作对象。
陈蕙不写诗,最终的作品却比李五更大、更多、更完美。诗人的诗,更多并非灵魂的歌吟,而是追逐名利的踏板,他清楚明确的仰慕前辈诗人张目。周里京饰演的老诗人,敢于面对多个面目的自我,张扬着生命力写下了一些只给自己看的文字。正是由于陈蕙为了李五而刻蜡板油印看他的诗集,才让李五的生命有了别样的坦途和坎坷。陈蕙如蕙草一般,敢于奉献和牺牲,将自我默默的隐身在李五的生命光环里,可以说是完美的香草美人,她是他命运中最无可取代的礼物,然而孤傲、自雄、沉吟却又缺乏交游、自省、哀怨的诗人李五,在成为市文联干部之后,在新的经济浪潮中,终究是不能更进一步,无论是事业、情感和生命,他都遭遇到了自里而外的挫折。时代给了他机会,他却茫然不知所措,终究是他辜负了她。
朱亚文饰演的李五,是敏感而脆弱的,他在煤矿里一意孤行的进行着书写,书写伟大时代的蕴藏,当然描述的对象主要就是煤炭。宋佳饰演的陈蕙,是坚毅而充实的,她在纺织厂却心怀着丈夫,一门心思创作着这个家庭,尤其是这个男人。他的一切,每一个字,每个表情,每个小动作,都是要收藏的、铭记的、传播的。宋佳将陈蕙的风采、执念和达观,都放回到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她的理想就是眼前的男人,至于自己并不重要。她认为他是有才的,有理想的,有抱负的,这样的人就应该推举他出去。到更开阔的世界里去,也许能够实现另外的未来。然而,这一首诗的成品,并非她和他所能想象其效果。李五茫然了,面对李五的愤怒和怀疑,陈蕙选择了最妥当的方式,那就是退出,然后旁观和审视,李五依然作为她的作品,他的的努力、彷徨、失落,都在眼里,全在心里。
作为诗人的女人,是一种极端的体验。张瑶饰演陈蕙的闺蜜李莉,被巨大的眩晕而迷惑。然而,陈蕙却不同,她既是李五的妻子,也可以说是他的妈妈。从《闯关东》到《声临其境》宋佳和朱亚文有着太多的合作,这一次,宋佳是朱亚文的守护天使,《诗人》里的诗人,就是天使写的一首诗。跟不上时代的诗人,他的歌颂不再适合新时代,他的苦闷也不明所以,又不愿意自我放逐,茫茫然回到曾经的煤矿,闭着眼,试图在不一样的时间里,去亲近某种复杂的滋味,哪里有青春和热血,曾经以为有不一样的未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陈蕙蜷缩在地上,紧紧地抚摸着大地,大地上有李五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身姿痕迹。宋佳版陈蕙,是沙漠里的清泉,又是稻田里的守望者,她的人生就如同副歌,总是能够给予诗人最高的礼遇,以及最温柔的、呢喃的、澎湃的絮语,李五作为诗人,其心境和忧伤、以及对于生活的整体认知,其实是不如陈蕙的。陈蕙是热爱生活的,宋佳演的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