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超导现象,主要的控制因素有哪些?

 学过物理的童鞋们都知道,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它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今天本文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电阻的超导现象以及它的控制因素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小伙伴们赶紧和本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电阻的超导现象,主要的控制因素有哪些?_业界动态_行业云  

 


各种金属导体中,银的导电性能是最好的,但还是有电阻存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如铝在1.39K(-271.76℃)以下,铅在7.20K(-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零。这就是超导现象,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材料可以做成超导材料。已经开发出一些“高温”超导材料,它们在100K(-173℃)左右电阻就能降为零。

如果把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在电厂发电、运输电力、储存电力等方面若能采用超导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消耗。如果用超导材料制造电子元件,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的问题,元件尺寸可以大大的缩小,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控制因素
电阻虽然定义为:1伏电压产生一安电流则为1欧电阻;但电压、电流并不是决定电阻的因素。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还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些半导体却相反。如:玻璃,碳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单位为m,s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

 

 电阻的超导现象,主要的控制因素有哪些?_业界动态_行业云  

 

 

 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11
190
0
45

相关资讯

  1. 1、熊梓淇挑战“精神分裂暴露狂”,与张子枫搭CP莫名配一脸!4078
  2. 2、《大祠堂》:是被金钱和欺诈的收视率所害?3473
  3. 3、章鱼博士加盟《蜘蛛侠3》三代蜘蛛侠同框越来越近2768
  4. 4、本是京城大公子,竟为沈腾做配角十多年,如今成低调影帝!4194
  5. 5、《致命闪玩》发情感特辑张馨予献出银幕第一次2943
  6. 6、《暴力街区》——毫无意义的翻拍2195
  7. 7、赵丽颖冯绍峰结婚了,两人从未承认恋情,直接跳到领证环节1251
  8. 8、破百亿电视剧榜单公布,杨紫赵丽颖坐稳收视女王,杨幂热巴数据尴尬2959
  9. 9、周润发现身公园晨跑,但大家都被身后的人吸引,网友:郭德纲?2437
  10. 10、悲伤逆流成河定档,郭敬明小说改编,海报里演员都在哭204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