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岚科技发布新品雅典娜,批量价格6000元起
思岚科技雅典娜支持激光视觉双重导航,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配备激光雷达、一体式超声波、深度摄像头、防碰撞、防跌落等多种传感器,可帮助机器人更灵活面对实际场景需求。其价格突破了万元门槛,批量价格仅为6000元起。
点评:从激光雷达到模块化定位导航解决方案,再到通用机器人开发平台,思岚科技的成长路径可以概括为“越来越贴近用户”。
雅典娜Athena打破“好用的底盘太贵,便宜的底盘不好用”的底盘市场尴尬境地,有望帮机器人企业大大的降低研发成本,也利于加速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的落地。
避开了激光雷达领域残酷的同质化竞争,在服务机器人迎来高增长的前夕,满足更多场景下的模块化定制需求是快速起量的法宝……之一。
2
优艾智合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
优艾智合宣布其在2018年与2019年各完成一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优艾智合成立之初主要做智能巡检移动机器人,应用于城市公交车轮胎的金属异物探测等巡检维保场景,后来切入工业场景,疫情期间也推出了消杀机器人。
点评:夯实的底层算法和技术是应对多种应用场景的有力保障。
在当前疫情影响下,对于机器人公司而言,业务横向扩张和延伸的前提是“有钱又有人”,钱是生存保障,人才是发展保障。
3
陕西高校研发自动巡检机器人,助力我国高铁安全运行
由陕西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设计开发的自动巡检机器人,是一款实时进行高铁大型主控机房安全巡检的智能机器人,具有自动巡检、自动回充、智能判别、自动报警等功能,可对机房内情况监测的覆盖,实现对高铁数据、传输机房、信号站的及时维护和巡检。
点评: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从电力逐渐向铁路、机场、管廊、核环境等领域延伸,这些领域的突出特点是高门槛、高要求、高利润,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进入巡检领域的厂商将会快速增加。
当技术进步与刚需程度逐渐达到平衡时,巡检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GGII保守测算巡检机器人的市场空间至少在百亿级别。
4
新加坡消毒机器人已在校园内试用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消毒机器人XDBOT,该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动作,可以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减轻清洁工人的负担,可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进行无线控制,无需清洁剂与表面接触,从而降低了从潜在污染区域感染病毒的风险。
点评:相对于产线上对于精度和效率的高要求,服务场景下的消毒机器人对于技术的侧重会有所差异。
工业场景下侧重导航和控制的精度、效率;服务场景下则更加侧重避障、柔性和自主性。
疫情催生了机器人的刚需,同时也衍生了更多的应用可能性,相信疫情过后,更多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将得到拓展和满足。
5
Nuro 无人驾驶汽车为加州新冠医疗中心运送物资
硅谷初创公司Nuro正在部署一款小型机器人,以在加州的两个临时设施为医务人员和患者运送重要的物资。该公司紧凑的矩形电动汽车大约是传统汽车尺寸的一半,类似于无窗滚动式烤面包机。它们仅用于运输货物,没有座椅或内部用于人的驾驶控制装置,可以携带各种材料,包括诊断试剂盒、药品、食品、水、办公用品等。
点评:区别于室内配送,室外配送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更复杂,目前大部分公司处于早期研发和小范围试运行阶段,尚未有规模化的成熟应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技术的高要求导致的高成本,如导航、控制、人工智能芯片、电池、通讯模块、人机交互等多方面的高要求,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商业模式未最终形成,终端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缺乏前期试错和落地的场景。
可以看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室外配送的落地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