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变革与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交汇,驱动传统产业加速变革,推动 工业互联网 崛起。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构筑了新的产业体系,为传统产业变革带来巨大机遇。伴随制造业变革与数字经济浪潮交汇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工业知识的集成创新不断加剧,推动工业互联网崛起。
“新基建”的推进,成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动力
2017年11月,我国发布了工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今年,工业互联网被列入“新基建”,成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抓手。
据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为2.1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47.3%,其中,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达1.6万亿元,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逐步显现。而在2020年,由工业互联网发展所带动的经济价值有望进一步增多。
我国拥有工业互联网落地的“沃土”
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国制造业体系完备且门类齐全、工业大数据数量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氛围较好。与此同时,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网络体系,更是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企业的积极准备与热情入局,让工业互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备了更多活力。根据我国中小企业需求特点,包括华为、腾讯、阿里、树根互联等在内的企业都开发了工业云平台应用。接入这些平台,中小企业只需花很少的钱,不用专业设备和维护人员,就能享受到多种产业资源和技术平台。
工业互联网落地的三个方式
工业互联网的落地方式主要包括智能生产、远程运维和个性化定制。在系统庞大的工业领域,智能生产正体现在电子元件、移动终端、微型电路、控制设备等领域。拿机床来说,实现机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工业母机”,从螺丝钉到卫星、火箭的制造,都离不开数控机床。为了实现 机床 制造的智能化,除了引入新型材料外,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探索应用3D打印、立体多维扫描等技术。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后机床创新主攻方向应该是机床技术和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从“数字化+机床”到“互联网+机床”,再到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床”的智能化演变。
如果工厂原有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应用在小批量订单上,成本就会大大增加,效率也会大幅降低。而满足小规模、多样化、周期可控"的柔性化生产,则很符合当前工厂所需的生产模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柔性生产不仅是设备技术上的智能化,也表现在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上。毋庸置疑,今后在柔性生产、自动化生产都会成为智能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新一代技术在智能生产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和凸显。其中,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传统制造业升级带来了无限可能和全新动力。这些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专业技术融合应用后,将催生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并成为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如今,工业互联网革命已然开始,在过去的十年,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并且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工业互联网作为如今工业革命的核心推动力,智能制造的实现需要工业互联网打造全新的工业生态系统。未来,在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优先转换完毕的企业将可以获得更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