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内容运营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制定不同策略,即使是同一个产品也能创造出很多运营玩法。但是,为了建立有品牌调性的产品,内容运营就要建立标准化。本文将以一个K12的产品为例,分析如何建立内容运营的标准化,希望对你有帮助。
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三个重要环节:供应链、零售商的经营和能力以及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从供应链(选品入库),经营能力(推广促销)和消费者需求(满足主需求)三个原则出发制定内容运营标准。
目标是通过标准化的运营,建立有品牌调性的产品,有了品牌才有品牌的附加价值,才能让消费者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我们,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价格敏感性。
最终实现:
为了有一个落地示范标准,以下我以一款覆盖少儿/K12的内容运营产品为例。
一、选品的标准化
1. 用内容分类的比例,定义用户的观看体验
保证用户高渗透率使用的前提,是内容分类能满足70%主需求的同时,覆盖另外30%的目的性需求。这70%的主需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内容主战略”,我们通过提供持续的价值,确定品牌形象,引起用户的关联联想(想看动画,马上就去少儿频道,这就是关联联想)。
这也是我们的差异化竞争切入点,务必要找到成长潜力最大的分类,并做到最好,才能定位我们的目标用户群,从而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这要求我们,各类内容的数量及呈现要有固定比例,以此满足用户的两类需求。
少儿用户:
教育用户:
注意:
四个分析角度来判断分类价值:
1)自己的评估:该分类所带来的营收量、活跃量
2)用户的需求
3)市场与竞争对手
4)供应商状况
2. 选品并采购,是高效运营的重要环节
内容所经历的环节为:选择-入库-推广。如果选择有问题,对“入库”“推广”影响最大。
选择一部好的内容,先明白该内容属于什么样的需求:
注意:
1)要建立内容选择标准
需要运营保持对库存内容的敏感度,知道现在库存内容的质量,也可以判断入库内容的质量。
2)要建立尾部内容淘汰标准
3)长期没有起播,有缺陷的内容,要么打回重造,要么库内删除
3. 用内容引领用户,而不是被动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主动推出新品“我们这里有XX,你要不要试试”和被动推出新品“你们这里有XX吗?”完全不同。先用户一步,能沉淀用户的信任感。但这部分内容仅占运营精力的5%~10%。
如何引领用户的需求:
周期性的市场+竞品调研,对比我们的内容树与市场内容树的区别。
在如果能在运营新内容时,营造需求氛围,灌输一种消费理念,新内容可能会更受欢迎。
二、陈列的标准化
1. 陈列的标准不是视觉、产品,而是客流量
先通过用户浏览的动线,划分清楚区域,再去思考什么地方放什么。
根据客流量划分区域的基本原则:
2. 运营在区域排版中需要维护的三个基本原则【我了解】【我流畅】【我信任】
我了解:用户进入该页面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你所运营的品类、服务、活动。
我流畅: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选择流程。
我信任:在最出众的位置创造权威性、趣味性、浏览性。
三、推广的标准化
1. 推广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强暴
推广主要体现在文案+设计+排版上。
推广是让用户知道内容是什么,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甚至撬动用户的潜在需求。如果想要以通过更大的字、更显眼的设计迷惑用户感知,引导用户点击,清醒的用户绝不会顺从。
推广服务的标准应该是:
通过排版与设计,让用户明白他在哪里,可以做些什么。
通过文案,让用户明白你的服务态度。
设计是为了传达更多信息。
2. 对内容的推广,要合理分配运营精力
70%的推广精力给到35%*的精品内容(35%的精品内容=70%主要需求*内容质量平均线以上(50%))。
教育的推广原则是【低频更新】【高频复用】,要沉淀下来自己的核心课程。
低频更新:
教育内容往往都适合长期观看。因此教育内容更新的目的是对用户强调:课程上新、我们在关注你、你该学习了。而不是为了新而更新。用户明显能感知到的位置做部分更新就足够了。
对于教育用户来说,有问题的往往不是其所选择的内容,而是用户想要学习的心。除了要把心思放在包装内容上,更重要的是要从产品入手,及时提醒用户该来学习了,一部内容+数次提醒,养成一个长期的用户学习习惯。
高频复用:
同样的文案、设计,可以持续放置。没勇气持续放置的原因是推广手段既不能打动新用户,也不能拉回老用户。要么逐渐打磨到经典,再放出给用户。要么通过DMP手段,呈现给新老用户不一样的感知。
核心课程:
一部课程,满足用户一整年的需要足矣。要把每一部核心内容都作为商品一样包装。假设这个课程是一瓶洗面奶,那么从外壳到内涵,放大配方优势,并提供清晰的配方表。
对于教育用户来说,有问题的往往不是其所选择的内容,而是用户想要学习的心。除了要把心思放在包装内容上,更要把心思花在如何培养用户长期使用的习惯上。
四、促销的标准化
促销要谋求形象、销量与利润之间的最大平衡。
1. 彰显品牌感的广告促销,从来不是小牛皮癣
判断边角促销提示不该存在的原则:
而是应该:
2. 集中、标准的促销,有利于强调用户感知
一些固定的促销运营位置,应该保留标准性。
3. 收银台,永远是用户最快到达也最快结束的地方
要考虑从任何用户使用动线,用户都可以快速进入。
要考虑用户只要进入后,最快速度完成付费。
4. 通过价格策略提升经营业绩
五、复盘的标准化
1. 数据复盘
做考核数据导向,因为考核对应的是业务核心战略。
发掘新数据导向,对运营业务起着很高的探索意义。一些原本未知的数据产生,数据挖掘,可能会影响整体的策略转向。
2. 客诉复盘
定期组织客诉复盘,要挖掘客诉的根本原因。
比如VIP购买混淆,实际上提现到的是双VIP运营线趋于一致,品牌调性不强等根本问题。
3. 异常问题复盘
把问题集中起来解决,更容易发现问题上下游、问题发生的规律、问题的同质性,从根上解决问题。
六、考核的标准化
目标导向考核:
每一个考核指标都决定了运营动作。因此,考核指标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考核指标必须跟业务战略和未来紧密结合;第二,所有的考核指标从上到下必须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