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新型通信芯片不过芝麻粒大小

可穿戴式设备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希望它们更轻便、待机时间更长?浙江大学专家日前研发出一种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新型通信芯片,尺寸不到0.7平方毫米 ,不过芝麻粒大小,产业化前景看好。


可穿戴设备“瘦身”的一大关键是减少能耗,并借此缩小电池体积。浙大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赵博研究员说,相比传统的无线通信,可穿戴设备能够“因地制宜”,直接利用人体体表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既减少能耗,又不需要天线,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新型通信芯片不过芝麻粒大小_娱乐产业_影视综艺

但是这个方案也存在严重的问题。要实现这种信号的通信,需要一个21兆赫兹的载波,实际系统中这个载波在调制后会有一个长长的“尾巴”,一直拖到接近0赫兹的低频。然而,一般的生理信号都在2兆赫兹以下的低频段,因此一旦通信信号打开,它的“尾巴”就会严重干扰人体生理信号如心电图、脑电图等的监测。


曾有科研人员提出处理这个恼人的“尾巴”的方法,他们通过在芯片外再叠加一个滤波器,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对“尾巴”的抑制比达到-80.3个分贝,如同牢牢压住尾巴,防止其翘起来干扰生理信号。但赵博并不满足于片外滤波器,他想在单芯片上实现“修剪尾巴”。


赵博成功利用数字化频谱成型技术抑制发射机在2MHz以下的低频频谱,制备出新型芯片。该芯片首次实现了全集成,对2兆赫兹处处“尾巴”的抑制比达到-86.5个分贝,比国际领先水平改进了6.2个分贝。与此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他还缩减了芯片尺寸,比国际最新的人体通讯芯片减小了80%以上。


赵博希望,未来这项芯片技术能够更早地应用到产业化中,“只有产业化才能体现实验室芯片设计的价值。”他表示,这项技术面向可穿戴式设备,可广泛使用到医疗健康领域,如心电图、肌电图的通信设备。

54
136
0
37

相关资讯

  1. 1、同济科技园与正雄子公司--上海余鸣产学研一对一专场活动1346
  2. 2、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简述2528
  3. 3、云存储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在哪又有何联系1903
  4. 4、“中国制造”由大变强,还需要这“两把刷子”562
  5. 5、工业革命的11大领域3145
  6. 6、需要了解Linux下SPI从设备驱动的编写1031
  7. 7、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崛起之路666
  8. 8、三相电机补偿电容怎么连接?4016
  9. 9、盘点日本最值得关注的工业机器人13大巨头!912
  10. 10、极速26小时|万可响应口罩生产线构建挑战时间极限411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