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间隙电极几何形状对生物分子电化学检测有何影响?

前言


生物传感器用于精确检测/测量分析物样品中的分子浓度。不出所料,他们发现了与诊断相关的广泛应用(血液、葡萄糖、蛋白质、肿瘤、心脏病发作风险等)。各种环境(水、组织、空气、食物等)中的污染和污染检测。在制药工业中(药物发现和分析、化合物给药、临床验证等。生物学基础研究(细胞信号测量,DNA测序,细胞检测,代谢工程等。在许多与生物传感器相关的竞争性技术中,电化学检测方案提供了许多优势,如低检测限、非常小的样品体积,并可用于分析有色或混浊样品。在电化学检测策略中,基于单电极的检测方案具有与扩散限制响应相关的固有缺点。此外,目标分子或相关介体导致电极上的单个电荷转移,这严重限制了传感器输出。


研究内容


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方案来探索纳米间隙电极几何形状对生物分子电化学氧化还原检测的影响。因此,这是一个与数值模拟相关的复杂挑战,因为人们需要考虑两种物质的扩散以及电极处的非线性巴特勒-沃尔默反应动力学。然而,实验表明这可以基于电子电路仿真工具方便地解决。此外,缩放到复杂的几何图形是简单和显而易见的——在概念上和实现上都是如此。基于这种方法,研究表明,随着电极的纳米结构,检测限和建立时间具有独特的缩放趋势。


实验方法


优化用于生物分子超灵敏检测的电极几何形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扩散限制条件下,可以得到电极电流的紧凑的分析结果。然而,类似的分析结果不适用于更复杂的电极几何形状的优化,这需要详细的数值模拟。给定方程所施加的非线性边界条件。

纳米间隙电极几何形状对生物分子电化学检测有何影响?_娱乐产业_影视综艺

基于纳米间隙的氧化还原检测通用方案。图中还显示了一个网格,在其上传输方程被离散化以进行数值求解。

纳米间隙电极几何形状对生物分子电化学检测有何影响?_娱乐产业_影视综艺

基于纳米间隙的一维氧化还原检测的广义方案的等效电路。电极反应在边界节点引入了额外的相关电流源。

纳米间隙电极几何形状对生物分子电化学检测有何影响?_娱乐产业_影视综艺

用于氧化还原检测的纳米结构电极几何形状。


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受电子电路启发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数值模拟策略。结果表明,虽然纳米结构导致增强的2D扩散效应,从而更好的电流放大,但是,同样的结果也增加了建立时间。这项工作中提出的方法和揭示的见解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存储电池的各种应用具有广泛的意义。



DOI: 10.1109/JSEN.2020.3009285。

10
183
0
84

相关资讯

  1. 1、《舞动青春》结婚系统开启体验真实幸福婚礼3103
  2. 2、《偶像梦幻祭》周年嘉年华五星保底来袭3483
  3. 3、偷菜施肥《武神赵子龙》手游SNS属性揭秘2030
  4. 4、《盗墓三番队》宠物系统首曝萌出一脸血4559
  5. 5、壕气闪瞎狗眼《昆仑墟》赚铜钱存活之法2732
  6. 6、《新秦时明月》红装时代来临1991
  7. 7、帝尊手游迎来生存大乱斗全新玩法勇者为先3397
  8. 8、《捕鱼来了》全新养鱼池系统上线打造你的海底世界475
  9. 9、2015元宵节手游活动大盘点游戏团圆两不误!4215
  10. 10、《神魔圣域》网络大电影海选启动女主直播秀人气371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