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自从上映以来备受好评,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嗝嗝老师》由西达尔特.马尔霍特拉执导,拉妮.穆赫吉主演, 因为涉及到大家都关注的教育问题,备受好评,被誉为年度最不可错过的校园题材影片。
10月12日,《嗝嗝老师》在中国内地各大影院上映,不出意外地收获了很好的口碑,豆瓣评分7.5分,猫眼评分9.3分,上映第一天就登上了百度热搜榜,高居热映电影风云榜榜首,受到网友一致好评.
有媒体评价《嗝嗝老师》:“通过轻松喜剧的方式,让每一个身处逆境的人感受到希望和爱的力量。”猫眼网友表示:“这部叙述师生关系的印度电影,超过中国和美国以前看起来比较杰出的同类题材,应该获得全世界的致敬。”
《嗝嗝老师》所反映的教育、社会问题,不仅是印度的问题,也是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的问题,《嗝嗝老师》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是不可错过的高口碑好片,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去年,印度电影《起跑线》登陆中国,拿下2.1亿的好票房,片中学区房、入学难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热议。《嗝嗝老师》被网友称为《起跑线》的姊妹篇,相比于《起跑线》聚焦家庭贫富、学区房等的问题,该片以校园轻喜剧风格,讲述主人公奈娜的经历,说明了一位好老师对孩子学习、身心成长的重要性,也一如既往地深刻反映了印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等级制度固化等问题。
印度的商业片似乎已经形成了套路,对角色塑造、剧情设置、泪点营造驾轻就熟,表面上看,《嗝嗝老师》就是一部按照商业片套路的没有新意的电影,先天缺陷的老师,棘手的问题学生,总是出来蹦跶的反派,剧情千回百转,但是结局一定是happy ending。
老套的逆袭套路,但是却总能从中看出新意,以小见大,最终领悟到影片传达出的深层含义。《嗝嗝老师》与之前在做中国大热的印度电影略微有些不同,篇幅略微缩减,歌舞也省掉了,全片几乎没有对印度古老文化的展现,而是站在现代的角度,对比富人区和贫民窟的不同生活,反应当下的现实问题。
总结一下全片,《嗝嗝老师》讲述了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两类人的自我救赎和两种人之间最难忘的情感。
作为老师,奈娜是成功的,“没有坏学生,只有差老师”,奈娜将自己的信仰一以贯之,对学生毫无保留地付出,教学方式独特有效,她是学生的老师还是人生导师,她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9F班的全体学生,经过奈娜的教导,从自暴自弃中走出,开始开挂,凭实力通过考试,并且在之后的人生中活得自信阳光;瓦迪亚先生,作为剧中的反面角色,教学水平一流,但是等级观念严重,为人古板,一直想将9F班踢出学校,但是在最后却选择摒弃偏见,为9F班洗刷冤屈,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那一刻,作为老师,瓦迪亚无疑是合格的,他在片中尖酸刻薄的形象一下就高大起来,9F班学生和瓦迪亚老师都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影片还有对师生情和父女情的刻画,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却都打动人心,让人泪目。
《嗝嗝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刻意煽情和卖苦,而是通过朴素的镜头语言,朴实却有力的抨击了印度社会阶级制度。奈娜家访时,我们发现,富人享有优渥的物质资源,而贫民窟里连饮用水都要抢。在学校,富人的孩子在全校最好的班级,贫民窟孩子不得不面临不公正的学校制度和来自老师同学嘲讽轻视的目光。
《嗝嗝老师》对于贫民窟孩子的反叛刻画入木三分,反叛背后是自尊心被践踏后的自卑,再往深想,就可以窥见印度社会阶级制度下处在等级末端的人的艰辛,没有物质,也没有自尊。
《嗝嗝老师》全片都在追求平等。有先天缺陷的人和普通人的平等,穷人和富人的平等。奈娜幼时因为身体缺陷一直被区别对待,最终因为可汗校长而被大家接受,但抽动秽语综合症依然阻碍着奈娜后续的生活,当小奈娜向校长委屈地说她只想要过正常人的生活时,非常打动人心,对于弱势的特殊群体,我们应给予的是包容和关怀。
印度的等级制度根深蒂固,贫富差距成为印度一直的痛,《嗝嗝老师》敢于直击痛点,追求平等,勇气可嘉,但很遗憾,在影片中,奈娜和9F班的学生通过努力获得了平等,在现实中,要实现平等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这也是《嗝嗝老师》这类影片的意义所在,与人警醒,潜移默化。
总的来说,《嗝嗝老师》是印度成熟的商业片,剧情百转千回,泪点营造驾轻就熟,虽然片中出现了一种罕见疾病,但是他并没有从特殊疾病入手,而是从情感入手,在讲述脉脉温情的同时,以小见大,直击印度教育的痛点,引人深思。文/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