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直播落地,直播从火爆到到逐渐趋于常态,其中行业亦是乱象丛生,喜忧参半。直播到底意味着新社交模式的诞生,还只是大众追求新奇产品的昙花一现?
“今天,你看直播了吗?”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直播用户达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月活跃用户高达1亿,这个数据不禁令人咋舌。据统计,中国的网民数目在7亿左右,而单纯以直播为入口的流量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谓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
从2015年时的呱呱落地,到2016年的直播元年,再到2017年的下半场风口,直播除了带给人们以全新的社交体验之外,其中更不乏行业乱象。欢乐伴随着担忧,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直播到底应该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从爆红到常态,它的出现意味着新社交模式的形成还是人们追求新奇刺激的昙花一现?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观点。
混战收尾,头部力量形成,护城河逐渐成型
直播平台从2015年的20多家,到2016年的1000多家,最终形成今天的几大平台割据的几面。可见直播领域的头部力量已经形成。并且随着流量的逐步稳定,直播护城河加深,行业门槛逐步增高。
据统计,90%的网红均已经签约平台公司,直播的平台化运营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门槛。在今天线上流量获取越来越难的情况下,直播逐渐进入一个平稳期,即:流量入口被严格把控,行业逐渐沉淀,各个在战斗中存活下来的直播平台开始深挖护城河,完善自身体系。
直播风口让平台焕发“第二春”
直播,为各大平台带来了第二春。建立了新的社交方式,满足了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人们的异步社交体验。从微博、陌陌、今日头条等巨头的营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直播为平台带来了“第二春”。
以陌陌为例,基于其特殊的“夜场”定位,直播在其平台上的植入可谓是水到渠成,促使陌陌的营收呈井喷式上扬。“时刻”与直播的上线,也宣布着陌陌正式进入泛社交泛娱乐的一个层次。
但有句题外话,不得不讲。直播在陌陌平台上的效果在其他平台上也有体现,但相较于对陌陌整体平台的提升,均逊色许多,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陌陌拥有清晰的用户定位。 君不见陌陌自开始之初便头顶“约炮神器”的大名,尽管唐岩带领陌陌团队想无数次摆脱这个称号,但用户的心智定位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短时间内希望不大。清晰地用户心智定位,使得陌陌直播一上线便呈现出几何式的猛增。
重视腰部力量,长尾效应稳定局面。 相对于其他直播平台,陌陌头部主播的营收占比并不大,这也就间接促进了陌陌整体直播流水的稳定性,长尾效应对于头部的消减成为陌陌直播连续7个季度以来财报连续上扬的最大功臣。
异步社交的领头羊。 在异步社交领域,陌陌有着绝对的地位和优势,也保证了它有更多的试错机会与对于流量的入口测试。
野蛮生长遭遏制,监管成必然
流量如此之大,行业责任是不得不谈的话题。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层层管制,直播市场正在逐步向规范化、具体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必然。
对于各个平台而言,最基本的起步门槛就是遵守行业规范。拥有如此大的流量,保证基本的原则是重中之重。
内容,渠道与场景成为下半场风口
1.内容为王,PUGC成新的平台衡量标准: 随着用户的迭代升级,内容越来越成为一个平台的亮点,只有把控好相应的内容质量,才会产生相对应的价值。
2.渠道发力,方向决定流量: 而今的直播不再仅仅局限于秀场模式,更多的是结合各方渠道进行流量的吸取。此阶段,亚中方向,才是获客的关键所在。
3.社交结合场景,才是真正的“智慧协同”: 直播,本质就是社交。只有结合社交关系产生的直播才能真正生产出粘性强的流量,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入“主流”难,短视频发力,泛娱乐化社交平台成新方向
根据数据来看,直播更像是各个视频平台的一个佐料,直播的流量入口虽然极为巨大,但在读者看来,并不能成为主流社交模式。而事实也是如此,据统计,看直播的人数从16年春节的接近4亿到今年年初的1亿,再到现今的8000多万,直播的热度似乎在锐减?
从运作模式看时间占有度。 直播目前最多的方式是秀场直播,但笔者不得不说一句,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一天有80%的可控时间都在忙碌,所以,它的时间占有度必然不会太高。因为,世界上终归是闲人不多。
从社交方式看生活适应度。 据统计,各个平台的UGC的占有度均低于2%,这很能说明一个问题,人们只是直播的观者,但并未直接参与。单纯的秀场模式并不能建立起观者的社交关系,更不可能形成社交圈子,诞生出归属感。
从文化层面看主流接受度。 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天佑与吴亦凡之间的问题是这个问题的最佳佐证。直播在人们心中的定位并不是真正能上的台面的主流娱乐方式,最起码大部分人是这样看。在文化致使的观念层面来讲,一切不入流的方向终究不成正统,也最终不会衍生成为人们的习惯。
因此唐岩说,“要把陌陌打造成一个泛社交的娱乐化平台”,头条等各个大平台也是纷纷推出短视频基地,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