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EMC设计的知识及经验分享

本规范简绍EMC的主要原则与结论,为硬件工程师们在开发设计中抛砖引玉。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传输途径、干扰接收器。EMC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最基本的干扰抑制技术是屏蔽、滤波、接地。它们主要用来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广义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包括抑制干扰源的发射和提高干扰接收器的敏感度,但已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

本规范重点在单板的EMC设计上,附带一些必须的EMC知识及法则。在印制电路板设计阶段对电磁兼容考虑将减少电路在样机中发生电磁干扰。问题的种类包括公共阻抗耦合、串扰、高频载流导线产生的辐射和通过由互连布线和印制线形成的回路拾取噪声等。

在高速逻辑电路里,这类问题特别脆弱,原因很多:

1、电源与地线的阻抗随频率增加而增加,公共阻抗耦合的发生比较频繁;

2、信号频率较高,通过寄生电容耦合到步线较有效,串扰发生更容易;

3、信号回路尺寸与时钟频率及其谐波的波长相比拟,辐射更加显著。

4、引起信号线路反射的阻抗不匹配问题。

一、总体概念及考虑

1、五一五规则,即时钟频率到5MHz或脉冲上升时间小于5ns,则PCB板须采用多层板。

2、不同电源平面不能重叠。

3、公共阻抗耦合问题。

模型:

 单板EMC设计的知识及经验分享_设计制作_接口/总线/驱动

由于地平面电流可能由多个源产生,感应噪声可能高过模电的灵敏度或数电的抗扰度。

解决办法:

①模拟与数字电路应有各自的回路,最后单点接地;

②电源线与回线越宽越好;

③缩短印制线长度;

④电源分配系统去耦。

4、减小环路面积及两环路的交链面积。

5、一个重要思想是:PCB上的EMC主要取决于直流电源线的Z

 单板EMC设计的知识及经验分享_设计制作_接口/总线/驱动

二、布局

下面是电路板布局准则:

 单板EMC设计的知识及经验分享_设计制作_接口/总线/驱动

1、 晶振尽可能靠近处理器

2、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占不同的区域

3、 高频放在PCB板的边缘,并逐层排列

4、 用地填充空着的区域

三、布线

1、电源线与回线尽可能靠近,最好的方法各走一面。

2、为模拟电路提供一条零伏回线,信号线与回程线小与5:1。

3、针对长平行走线的串扰,增加其间距或在走线之间加一根零伏线。

4、手工时钟布线,远离I/O电路,可考虑加专用信号回程线。

5、关键线路如复位线等接近地回线。

6、为使串扰减至最小,采用双面#字型布线。

7、高速线避免走直角。

8、强弱信号线分开。


48
61
0
81

相关资讯

  1. 1、富瀚微网络IPC芯片扬帆起航710
  2. 2、FlexEnable公司开发出了12.1英寸液晶显示屏619
  3. 3、几大巨头,谁能率先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独占鳌头?1275
  4. 4、张家口化工厂爆炸应该如何预防化工厂氯乙烯气柜泄漏1272
  5. 5、数码管的原理及应用2751
  6. 6、硬之城完成近千万美元B1轮融资,进一步提升一站式交付能力2449
  7. 7、菲力尔ThermiCamV2X热敏交通传感器预计下半年亮相1705
  8. 8、3GPP正式发布5G标准SA方案:中国力量崛起成重要贡献者1706
  9. 9、我国LED外延片的发展趋势4288
  10. 10、充磁机充磁后的磁性测量基础知识,具体的有哪些?1874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