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 2020 年 9 月国内 工业机器人 产量为 23194 台,同比增长 51.4%;1~9 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 160715 台,同比增长 18.2% 。这个月机器人 “ 四大家族 ”( 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 abb) 陆续发布的财报可以看出,中国依然是工业机器人最为重要的市场,在其他市场表现不佳的时候,唯有中国市场一枝独秀。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汽车制造、 3C 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主要还是依赖 “ 四大家族 ” 等海外公司的产品,而在化工、金属制造等对制造成本比较敏感的中低端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需求主要是国产的工业机器人来满足的。
ABB 机器人业务继续下探
据 ABB2019 年的财报显示,在全球机器人销量疲软的情况下, abb 机器人和离散自动化订单 32.62 亿美元,下降 11% ,营收 33.14 亿美元,下降 4% 。到了今年, ABB 不论是订单量还是营收和利润都在持续下探。其中第二季度的订单额同比下降 14% ,营收同比下降了 10% 。
发那科下滑最明显,净利润暴跌 61%
2020 年的 Q1 季度,发那科的总营收为 1092.60 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滑 18.8% ;总盈利为 110.78 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剧减 61.3% ;净利润共计 90.91 亿日元,较去年同期暴跌 61.0% 。远低于市场预期。
库卡与美的整合不尽人意
2020 年二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 5.4 亿欧元,同比下降 32.1% ;息税前利润( EBIT )为亏损 4390 万欧元,同比下滑超过 100% 。在中国区,库卡二季度的销售收入为 0.8 亿欧元,同比下降 37.5% ;订单量 1.1 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21.3% 。
很显然,这家被中国美的收购的机器人公司,整合得并不算顺利。库卡的业绩不仅跟大环境有关,也跟企业自身脱不了关系,自从被美的收购了,库卡经历了高层离职、业绩下滑,和裁员。
安川电机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正在提高
安川电机 2020 年度上半年财报也不容乐观。报告显示,安川电机上半年合并营收为 1868.46 亿日元,较去年大减 11.8 %。中国市场是安川电机在全球唯一呈现增长的市场, 3~8 月期间于中国市场的营收较去年同期成长 6.5 %。除此之外均呈下跌趋势,美洲市场营收暴跌 23.8 %,欧洲市场大减 23.5 %,日本市场也下滑 10.3 %。
埃斯顿营收大增,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据埃斯顿财报显示,该公司 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约 17.63 亿元,同比增长 82.23%; 净利润约 8542 万元,同比增长 48.96% 。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埃斯顿仍然实现了销售收入 11.73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72.08% 。实现归母净利润 0.62 亿元,同比增长 8.7% 。而且在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德国公司 Cloos 的并购重组, Cloos 上半年实现了营收 4.92 亿元,并表后提升了公司的营收。
目前埃斯顿主要有两大业务,一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 ; 二是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近几年来,埃斯顿一直在持续大力投入研发,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2020 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 0.96 亿元,同比增长 16% 。公司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比例持续保持占销售收入 10% 左右。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埃斯顿有研发和技术工程人员共 693 名,占员工总数的 28.67% 。
汇川技术,防疫产业迅速发展
据汇川技术半年报显示,公司 2020 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 47.84 亿元,同比增速达 76%; 归母净利润 7.74 亿元,同比增长 94% 。上半年国内受新冠疫情影响,防疫产业迅速发展,汇川技术提出了针对口罩机、熔喷布设备的电气解决方案,保障了这部分业务的快速增长。在国内疫情缓解之后,受往年积压需求释放、新基建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下游多数行业需求恢复较好,公司不仅在 3C 制造、锂电池、硅晶、半导体、印刷 & 包装、起重、风电等行业取得快速增长,而且还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客户。分业务来看,汇川技术目前有五大业务,分别是通用自动化业务、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以及轨道交通业务。
埃夫特,还在亏损的工业机器人玩家
今年科创板上市的埃夫特目前还没有盈利,据埃夫特发布的 Q3 财报,公司 1~9 月的营业收入为 8 亿元,净亏损 -0.81 亿元。其半年报显示埃夫特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 4.6 亿元,净亏损 6335 万元。埃夫特的亏损主要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其系统集成项目停工和延期。它的这项业务主要是通过集成工业机器人在内的软硬件设备,组装成自动化生产线,供应给汽车生产商等下游客户。
相比工业机器人,埃夫特更重要的板块是系统集成业务,营收占比 80% ,另外 20% 营收来自工业机器人整机的销售。这项业务通过集成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各种应用,组装具备不同功能的自动化生产线,销售给汽车生产商等下游客户。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增速远超行业增速
据拓斯达发布的 Q3 财报,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 20.3 亿元,同比增长 86.35% 。 Q3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8 亿元,同比增长 45.14% 。 2020 年上半年毛利率 53.54% ,同比增加 17.1%; 净利率 25.57% ,同比增加 12.46% 。在拓斯达的三大主营业务中,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是最为核心的业务,目前占其总营收的 48.19% 。拓斯达近年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营收均大幅超过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增速,随着今年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公司的产能将会有较大的提升,随着公司工业机器人模块化逐步成熟,研发水平不断提升。
新松机器人,半年营收 12.35 亿元
据新松机器人 2020 年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机器人营收达 12.35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2.58 亿元下降 1.87 %;净利润达 1.33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2.15 亿元下降 38.43 %。本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 2.58 亿元,相比去年去年同期的- 3.90 亿元持平。新松机器人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但仍保持盈利。该公司表示,这主要因第三季度订单减少,前三季度收入下降,毛利下降。此外,还受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除了上面的这些工业机器人厂商,新时达、华昌达等企业表现也都还不错。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优质的机器人厂商开始崛起,份额逐渐提升、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就在机器人 “ 四大家族 ” 在除中国之外的市场遇挫之时,正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崛起之机,希望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