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毁灭性转变:从搜索到社交

互联网的毁灭性转变:从搜索到社交_业界动态_数码家电

编者按:10年前互联网是搜索引擎的天下,但现在却是社交媒体霸占了屏幕。就信息获取的方式而言,这属于从拉取到推送的转变,但就个人的行为习惯而言,这种转变是毁灭性的,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日益低下,给学习、工作以及生活造成了困扰。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对自己造成的影响。Nat Eliason通过这篇文章向陷入成瘾症的大家发出警告。


2006年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不是很好的一年。7月,Twitter面世,9月,Facebook增加了New Feed。但这两个都还不是很流行,如果你观察一下当年10大流行网站的话,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被搜索霸占了:

  1. Yahoo

  2. Time Warner (AOL)

  3. Microsoft

  4. Google

  5. eBay

  6. Fox

  7. Amazon

  8. Ask

  9. Walmart

  10. Viacom

当年唯二不是以搜索为中心的十大网站是Fox和Viacom。2006年的时候大家上网是为了找东西。即便我们把这个排行榜扩大到前20,也就多出一个“娱乐”网站——迪斯尼。娱乐网站仅占前20大网站的3席,而且一个社交网站都没有。

现在我们再来对比一下目前的排名情况:

  1. Google

  2. YouTube

  3. Facebook

  4. Wikipedia

  5. Yahoo!

  6. Reddit

  7. Amazon

  8. Twitter

  9. Windows Live

  10. Instagram

Google还是排名首位,但现在10大流行网站里面已经有6家是社交或者娱乐相关的了。2006年的互联网是用来寻找特定信息的,而2017年的互联网则更多的是用来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消遣一下的。你上Facebook、Reddit、Twitter或者Instagram并不是因为你想找什么东西,相反,你是想看看它已经替你找到了什么。

在2006年的互联网上,你关注的焦点是送出你想要的东西。除非你在阅读新闻,否则的话你读到的任何东西都是你搜出来的。但现在,你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推送给你的。你不再像走入图书馆那样步入互联网,需要浏览然后选出想要安静地阅读的东西,现在更像是一次拉斯维加斯之旅,会受到需要你的注意力娱乐起来毫不费力的东西的轰炸。

这是一个微妙的变化,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但这从若干方面正在损害我们的头脑。这些方面我们平时并不会有明显感觉,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好好审视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极其显而易见。

最明显的问题是它对我们的注意广度造成的影响。你能轻而易举地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看一小时的书而不去看社交媒体或者电子邮件吗?你能通读这篇文章一次都不切换到另一个标签页或者窗口吗?工作的时候呢?你能不能深度工作几个小时而不去查看新闻、电子邮件或者社交媒体吗?你是不是一分钟就要乱逛几个地方?

问问任何年过50现在经常上网的人,他们都会确认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还没有被唾手可得的消遣入侵的时候集中注意看书会更容易些。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植入到技术本身。正如Nicholas Carr在《The Shallows(浅薄)》里面的解释:

……我们上网的时候就进入到了一个会促进阅读粗略、思考草率不集中、学习肤浅的环境。一边网上冲浪一边进行深度思考是有可能,就像一边读书一边进行肤浅的思考有可能一样,但这不是技术奖励的那种思考类型。

但对此我要进行一番修正:这个不应该被定义成互联网的特征,而只是最后胜出的东西。你在网上仍然能够找到深度阅读并且像看书那样跟内容互动的地方,但这不是大家选择的使用方式。相反:

网络……把我们变成了实验室的小白鼠,我们不断地按下杠杆以获得那一点点的社交或知识食物。

通过略读Business Insider上面的《早上6点以前你应该做的5件事》来获得那种知识补品要比坐下来啃一本《哥德尔、埃舍尔、巴赫(Godel Escher Bach)》更容易。随着时间转移,当我们不断从“垃圾食品”媒体吸收营养而不是努力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深度阅读时,我们就失去聚焦于更有挑战性媒体的能力。

这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越是不去练习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我们这么做的能力就变得越糟糕,然后我们就会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垃圾食品媒体上。

互联网的毁灭性转变:从搜索到社交_业界动态_数码家电

如果你对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目的是为了抽取你想要寻找的信息的话,你的注意力广度就能保持原封不动。在网上浏览数据就像你到图书馆浏览数据一样,不会对你造成损害。

但在社交媒体和娱乐占据主导地位的互联网世界里,信息是推送给你的,你会不断被最美味的选项吸引,屈服于点击欺骗型的标题和充满诱惑力的图片,渐渐失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或者甚至失去了替自己决定应该消费什么的能力。

为了满足受众对金鱼注意力广度的渴望,唯一的选项就是简化、缩短媒体分享的任何内容并予以刺激以确保能抓住消费者的关注。

下一次你看电视的时候试试这个。在新闻版块或者广告时段,你可以计算一下镜头隔多长时间就会切换。看看那个数字有多高。除非你是在看C-SPAN,否则的话你不大可能得出10秒钟以上的数字。甚至可能连5秒都不到。

为什么要不断换镜头?这是确保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如果镜头静止不动,你的眼睛就会看完屏幕大部分的内容然后开始游离。但当你的目光不断转移时,你就会保持更多的互动,就像猎人搜寻大草原一样。

不过镜头转移还是相对无害的。这未必会贬低信息的质量,只会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但如果把信息重新打包成更有趣或者让你更关注的方式时,信息的质量就会下降。

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很少会根据什么是重要的来进行选择,其选择的标准是娱乐性。为了让你围着CNN的广告机器转,Wolf Blitzer会把今天的突发新闻叫做什么呢?而且现在他们已经如此擅长做这件事以至于你甚至都没注意到自己被耍了。就像Neil Postman在《娱乐至死》(1985年)中写道:

早间广播或者电视,或者早报提供给你的信息会不会经常导致你修改当天的计划,或者采取一些本来不打算采取的行动,或者为你提供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洞察呢?……

问问自己这一系列的问题你就会理解我的意思:你打算采取哪些步骤去减少发生在中东的冲突?或者改善通胀率、犯罪率或者失业率?关于保护环境或者降低核战争的风险你有什么打算?关于NATO(北约)、OPEC(欧佩克)、CIA、平权法案以及伊朗对巴哈伊教徒的打压你又打算怎么做?我应该冒昧地替你回答这些问题:你打算什么也不做。

2017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偏好导致我们消费的绝大部分的信息都是无效、劣质甚至是虚假的信息,这个问题已经放大了10倍。

当你大部分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来自于News Feed(新闻流)的推送时,你就只有接受Facebook看到的收到最大的社会化信号(喜欢越多、评论最多以及大家花费时间最多的精选网站)的信息。Facebook不是特别关心信息是否有价值,或者表达得是否明确或者是否有用,相反他们重视的是娱乐性,从而会不断返回Facebook然后点击广告。

但问题并不止于得到的是低质量的信息和新闻。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那么多的人坐在饭店的时候都埋头看手机?成瘾是一种解释,因为在网上一直聊天的话现场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的了,但还有第三种可能是人类现在实在是太无聊了。

当你的口袋里面有了一个精心设计用于娱乐你的数字化世界时,为什么你还要跟一个打算把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东西再重复一遍的人对话呢?当你的生活可以免费展开拉斯维加斯的狂欢之旅时,何苦要到图书馆去折磨自己呢?

这个也许是从搜索转向社交引起的最危险、最微妙的问题。你在Facebook、Instagram、Reddit或者又一个将娱乐推到你面前的新闻流面前每消耗每一个小时,你就会丧失了一部分走出去娱乐自己的能力。娱乐的形式越是接近“拉斯维加斯”这头,它对你娱乐自己的能力的损害就越大,它就会变得越令人上瘾。

如果你发现自己觉得读书、散步、好好吃一餐晚饭、听听交响乐或者任何“老派”的娱乐形式很无聊的话,这就是一个很强烈的指示,说明你正在遭受着多巴胺受体的重组。旧的娱乐形式并不无聊,要说无聊也只是相对于你已经习惯的那种刺激程度而言。如果你的自由时间都是看新闻流、Reddit头版的话,是的,当然,过去的旧时光是很无聊,但这不是对旧时光的控告,而是对你已经对于源源不断的娱乐内容如何上瘾的一种警告。

我们所认为的ADHD(注意力不集中症)大都会出现这样的重组。当一个小孩把自己的自由时间都花在父母为了让他们闭嘴而给过来的iPad上面时,倾听3年级老师的讲课将会是无聊到恐怖的地步。他们不表现出一点ADHD的症状才怪呢。我能想象你很难在没有电视和计算机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孩当中找到缺乏集中注意力能力的人。

我还应该指出的是,“教育”app也好不到哪里去:它们的设计目的仍然是为了让孩子们参与互动,以便不会跑到其他的教育app去,你大概也能猜到,这意味着明亮的色彩以及快节奏的动作和屏幕跳转等可用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刺激来粘住他们(因此也就不那么能够注意老师)。

在这股ADHD症爆发之前毕业的成年人所处的是不同的环境。你在办公桌前工作时,可以轻而易举地在Facebook、Twitter、Reddit以及你的实际工作之间切换自如。在教室的学生就没有这些条件了。你可以沉迷于自己的媒体成瘾症,但他们不能。然而许多成年人还是要拒绝进行ADHD治疗因为相对于离开精神鸦片这是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放任不管的不画这些问题还会继续并放大。默认的行为是刷越来越多的娱乐内容,新闻流,让信息摆到自己面前。这是一种成瘾:  我们喂得越多,它就会变得越强大,我们就越不那么容易认识到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但我们还有得选,我们还可以选择消费杜多少这样的内容,你没有理由切换不回对搜索信息的关注,而只是等着他们把信息端到你面前。


译文地址:https://36kr.com/p/5096142.html

译者:boxi,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18
133
0
35

相关资讯

  1. 1、中国铁塔估值最高350亿美元,或超越小米成“募资王”3268
  2. 2、如何远程管理云迁移517
  3. 3、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新一代AI语音FPGA芯片技术Ouroboros4548
  4. 4、科学家们开发了检测有机半导体中电荷陷阱的方法382
  5. 5、​十大儿童电话手表品牌4439
  6. 6、SiTime推出差分MEMS振荡器SiT9501,可节省高达50%的空间3223
  7. 7、商汤科技与首都机场公司达成合作,打造智能旅客安检系统1753
  8. 8、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发展407
  9. 9、5G全球发展现状解决:中国厂商领先,影响辐射全球!3616
  10. 10、百度杀毒软件正式退役,官方推荐微软安全中心326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