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第21届上海电影节中,电影《进京城》斩获了最受传媒关注影片、最受传媒关注导演、最受传媒关注编剧、最受传媒关注男主角四项大奖,这也是继一周之前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拿下最佳影片后,再度收获的奖项荣誉。
近些年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关于京剧题材的电影凤毛麟角。在这个电影内部试映后,就有资深电影人发出“这是《霸王别姬》之后最好的同类题材电影!”的赞叹。
作为一部以京剧发展史上著名“徽班进京”为创作背景的影片,《进京城》敢于在大环境中做一股“清流”。倒是真正印证了本片导演胡玫说过的一句话 “戏比天大,戏比命大”。
日前,犀牛娱乐采访到了该电影的导演胡玫,一起探寻电影《进京城》获得国内5项荣誉大奖背后蕴藏的故事。
被扎实的剧本所打动接拍该剧
文化需要传承
胡玫导演,《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这些耳熟能详,获奖无数的电视剧都出自她手,作为国内著名的第五代女导演,从她每一部的作品就能看出来,她对于剧本的要求之高。
胡玫导演
《进京城》的故事来自著名编剧邹静之花费3年时间的诚意之作。该电影主要叙述在清乾隆皇帝80大寿,全国戏班进京祝寿的大背景下,以汪长生、岳九为代表的一众艺人及以凤格格等为代表的戏迷,在经历了一番梨园恩怨与爱情纠葛之后,最终春台班在众多戏班中拔得头筹,从而扎根北京的故事。
胡玫导演对犀牛娱乐说道,“当初接这部电影就是因为剧本非常扎实,你读到它就会被它深深地吸引。邹先生本身就是一个热爱京剧的人,所以剧本里都浸润着他的热爱,他写艺人的生活也都栩栩如生,是这种真情实感的作品打动了我。”
剧本的高完成度固然是拍摄的初衷之一,但题材本身所蕴含的震撼力,以及为创作者赋予的文化传承责任感,也是胡玫导演真正下决心拍摄这部作品的原因。
京剧作为国粹,虽然在艺术高度上备受推崇,但离当下的年轻人生活太过遥远,曲高和寡的现状众所周知。
《进京城》是想用电影的方式,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结合在一起。让传统艺术的理念在电影中体现,不是单纯拍完就结束了,而是要展示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让观众去感同身受。
影片《进京城》剧本精良,戏骨集结,耗时六年,京剧代表中国文化,而电影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中国的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有利于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这大概也是影片能够连拿五项大奖的关键原因。
胡玫导演也表示刚接下这部剧的时候很难,压力很大,“这个故事不好表达,京剧题材的影片本身拍摄难度也很大,所以拍完电影本身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创作过程感人又艰难
片中演员跨越两大门类表演更全面
拍一场电影,就像是重新回到了那个时代。《进京城》里涉及到很多关于徽剧的历史文化,所以剧组特地为了这部戏,走访安徽的很多名山大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了解徽剧。
胡玫导演在跟犀牛君讲到这段经历的时候,言语中透露很多的感动和震撼。“我们走访的时候,就有很多都是从田间里面召集过来的农民,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有的词也许是一些故事,但是他们都唱的特别投入。村支书告诉我们,这些人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人。除了大人,还有孩子,每到农闲的时候,他们都会穿着特有的服装演出,让观众看的热血沸腾,他们的文化传承已经成为血液里的一部分。”
拍摄电影《进京城》的期间,除了充满感动和惊喜,更是一段充满了艰难和挑战的历程。
当犀牛君问道,在创作过程中感到艰难的地方在哪儿,胡玫导演透露,“这次拍摄非常诡异,创作过程中遭遇了很多突发状况,副导演生病,拍到最后还差三天的时候,一场大火,一场大风,所有的道具全都都塌掉,坏掉,还要重新去补救。”这期间很多人都承受了很多的压力。
电影《进京城》虽然缺少了拍摄时的“天时和地利”,但是在“人和”上,胡玫导演非常满意。《进京城》电影中汇集了焦晃、富大龙、马伊琍、王子文、马敬涵等实力派和老戏骨演员。其实看过《霸王别姬》等一些知名度高的京剧作品后会发现,京剧题材的电影对演员的要求极高,因为跨越了表演的两大门类。
特别是男主角富大龙专门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学习京剧,胡玫导演还称赞了马伊琍和王子文,同样也演的各有特点,恰到好处,马伊琍扮演的格格,对京剧文化痴迷程度很高,但又不失贵族格格的大家风范,王子文在电影中的感情戏也拍的很动人。
文艺片拍出大格局
故事好看赢得年轻人的心
原本,《进京城》作为京剧题材的影片,第一个难题就是国际观众的文化差异,但没有想到的是作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参赛影片的《进京城》却在开幕放映上就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更是在后来的评选中直接拿到了最佳影片的荣誉。对此,胡玫导演表示:“好作品自己会说话,好作品没有文化代沟,人物的命运和故事足以让所有观众产生共鸣。”
随后,《进京城》马不停蹄地参加了上海电影节传媒关注单元的评选,听说自己的电影有多项入围各大奖项的时候,胡玫导演表示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少信心,毕竟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讲,京剧题材的作品会有一定的距离感。
在颁奖晚会上,《进京城》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还提名了最佳女主……一个一个奖项颁出,剧组在台下也是激动不已,“这是对电影的全方位认可,从故事到表演,最让人高兴的事情是,这个奖项的100个评委,绝大部分是年轻的媒体人,他们对故事有要求,对专业性有标准。”在后台,胡玫导演如此表达自己的心情。
看过《进京城》的观众表示,这部电影的故事意外好看,悬念迭生,人物命运围绕着爱情、友情、知己情交织进行,有对艺术大于生命的观念冲突,也有义薄云天的江湖豪情。也有观众表示,对于京剧传奇故事作为背景,一点也没有接受上的困难,相反感觉自己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京剧培训课,才发现原来京剧这么有意思,这么有难度,看来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了故事吸引人,《进京城》在音乐上也可圈可点,主题曲是由著名作曲家舒楠操刀创作的,并且有很多大胆的突破。胡玫导演告诉犀牛君,“在主题曲的创作上,舒楠可以把现代的节奏和京剧艺术融为一体,这个是相当难得的。”
影片除了给观众在听觉上制造氛围,在视觉效果上,作为一个年代剧,剧组也尽可能做到还原。他们去到安徽,亲自去寻找徽剧的戏服,全都是手工的,衣服领子上都写的是乾隆年间。
谈到找寻戏服,胡玫导演还聊到了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细节, “几百套衣服经过几百年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经历战争,文革等等都没有伤及到这些衣服,一件都没有丢失过,很令我感动。”
传达工匠精神
艺人需不忘初心
京剧,从徽班进京到现在,不过两百多年的时间,清朝的时候,京剧被称作乱弹,也就是底层劳动人民没事消遣找乐子的玩意儿,而昆曲才是阳春白雪,然而这也并不妨碍京剧成为今天的国粹。
在《进京城》的影片中岳九在月下练功,把自己的腿捆绑起来,只用到了两只脚,轻轻挪动莲步,并且是在洒满黄斗的地上。
那个时候角儿演戏,不是像今天的艺人为了获得名利双收,而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一个角儿要挑起整个班子,整个戏班都要吃喝仰赖他,所以他们会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演戏这一件事上面,心无旁骛。
在“工匠精神”缺失的大环境下,胡玫导演也同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举例了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要好好练,早晚,有人会高看。”并且讲述了艺人从过去到现在地位的改变。“在电影《进京城》中,艺人拥有一个很低下的社会地位,他们就是要努力为了别人多看的起自己一眼,并且会为了得到这种尊严,哪怕付出一生的心血或是生命的代价。而对比今天被抬到这么高地位的艺人,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不忘初心。”
而在浮躁社会的今天,《进京城》主创们还敢于拍这种题材的影片,专注艺术的传承,这本身就已经值得很多人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