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陈丹青对谈
《黄金时代》首曝特辑 汤唯演女神过足戏瘾
2'51''
61709
收起 推荐视频:取消自动播放
正在播放
腾讯娱乐讯 5月5日下午,著名导演许鞍华和画家陈丹青,在文化名人、艺评人史航的主持下,在南京就许鞍华新片 《黄金时代》展开了一场关于民国范的谈话。话题由给《黄金时代》正名开始,朝向各种旧闻八卦、电影掌故及至时代风潮自由流淌,现场金句不断。一开场,陈丹青就大赞许鞍华导演的直率和坦诚,表示“不想称您为许导,请允许我叫您许鞍华先生。”谈及民国时代最具代表的文人,必然提及鲁迅,而对于电影中王志文扮演的鲁迅,陈丹青更是十分期待。
许鞍华对话陈丹青 现场爆棚观众“挤”上台
因为许鞍华与陈丹青的聚首,5日下午的活动现场在对话开始前半小时就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爆满到连摄像师都挤不进来,最后主办方不得不邀请舞台前聚集的前两排同学上台席地而坐。在网上以博览群书和毒舌敢言闻名的史航,一落座就特意首先向各位同学讲解了他所理解的电影《黄金时代》,“这应该是源于萧红东渡日本的时候给爱人萧军写的一封信,抱怨为什么很多事情到我这里就不对了,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么?”史航对此大加赞赏,认为这段很感动他,“这透出萧红骨子里的倔强,我不说是乐观,这是她的倔强”。
许鞍华继续解释说:“我为什么拍黄金时代?在回答问题前说点感受,如果我先来过这里了,可能拍得好点,因为我上午和南京的一些学者聊过,但也可能我来听了,就不敢拍了。区区一个香港人,不如各位老师的研究精深,不敢说自己很懂,但我感觉拍戏是很主观的,只要你是诚实的,尽自己所能去拍,所以我底气还是足的。为什么拍,是因为我很喜欢,李樯很喜欢,这这个剧本也难,找导演也难,找演员也难,找资金尤其难,现在终于拍出来了,我要感谢很多人。萧红的这个黄金时代,我觉得特别感动的不完全是因为她在那样环境说出那样的话,还因为她有自己过人的敏锐和准确,当时她在物质上非常艰难,但在心情最痛苦的时刻,居然能够看出自己在一个黄金时代,作为一个艺术家能够看出自己当时很幸福,看出时代的好,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洞见力。”
许鞍华获年轻人喜爱 称不愿骂其他导演
自称三十年前就慕名许鞍华导演之名,如今才得以相见的陈丹青,在许鞍华导演发言后激赞她的直率和坦诚,表示“我不想称您为许导,请允许我叫您许鞍华先生”。他甚至有些尖锐地指出,“我接触过的港台导演比大陆导演朴实,没大陆导演这么会说话”,聪明的许鞍华马上接过话头也展现她“会说话”的一面,“听说徐浩峰会来,他在不在这里,我要向他道歉,因为我之前说过《黄金时代》的剧本比他的剧本好,其实我是开玩笑的。”
陈丹青坦承自己其实也并不太了解民国电影,想请许鞍华导演也评价一下内地的导演和作品,聊聊她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内地电影,许鞍华表示自己很喜欢《黄土地》。“我看《黄土地》,好像看到《童年往事》,香港新浪潮比内地早了三四年,当年我拍了《投奔怒海》之后以为世界都是我的,看完他们的作品后,悲喜交集,觉得他们比我做得好。”
许鞍华说,其实她作为一个导演,很理解导演的苦,所以不愿意批评别人,“你会拍一部很好的,也会拍几部不好的,投奔怒海之后的称赞让我都没地方躲,但后来我才理解,好电影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是整组人,是天时地利人和,加上观众的问题。那时候我老觉得拍不出更好的电影而沮丧,其实这都是源于无知和骄傲,觉得自己一定要拍出一部超越前作的东西,但实际上新浪潮导演也是几起几落,包括内地的第五代,都是交替着挣扎。确实有些是我不喜欢的电影,但大家都是导演,太懂互相的难处了,我不是虚伪,我觉得他们下次会做得好一些。比如就我们香港的导演,我还骂过王晶( 微博 ),我不喜欢他十几年,但最后是他帮过我的大忙,这个真不好意思说。”
许鞍华回顾创作历程 陈丹青赞其“有野心”
回顾《黄金时代》的创作,许鞍华感慨说,为什么感觉民国时代那么好,这个很主观,丁玲,萧红,萧军,包括鲁迅……这些作家那个时代比较自由,生活和创作也很自由,有一种高度的文明,不仅在师生之间,朋友之间,情侣甚至情敌之间,无论忠诚和反叛,都有自己的支点和底线,有一种责任和礼节,“那个时代能够兼容并收,好过后来的嬉皮士的放纵和颓废”。
许鞍华说,她非常喜欢《黄金时代》的剧本,“但这简直是一场大考试,300多场戏,大半个中国,几乎没有重复的景,我很过瘾能拍这个戏。我因为年纪大了,也许很快不能拍戏了,能拍这么私人的一个作品,很幸运。但一些人看过这部戏后没觉得有私人性,理解很顺畅,我内心就又很复杂,既高兴大家都理解了这种时代的感觉,萧红这个人物,也觉得是不是我拍得还是不够(自我)。”
陈丹青插话说,感觉《黄金时代》是许鞍华最有野心的一部电影,“之前您一定看了许多民国的资料,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否则不敢把这么多人物塞进去。”许鞍华解释道,野心没想过,但要再现一个时代,没有那么多角色,就拍一两个人的叙事,“那不成立”。史航则用海子的一首小诗《文艺复兴》来表述自己看到《黄金时代》的感慨:那是劳动的时光,朋友们都来自采石场。
王志文版鲁迅成焦点 陈丹青力荐萧军的书
在活动现场,众人谈到了《黄金时代》的演员表,对于有那么多优秀的演员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家,均感觉很惊讶,大家一致认为这不是萧红一个人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群像。把那么多人放到一个电影里,是一种恩惠,不仅这些人选得特别对,这就像是一种文化的启蒙。
至于是怎样把鲁迅和王志文联系在一起的,许导首先不否认他们的脸谱很像,“他的样子对全国文人来讲是最熟悉的,不像又不行。我们就根据我们想象的鲁迅来演,希望他更年老一点,希望他比较有病容、憔悴,后来想还是不要太破坏形象,虽然弱但并不是病的很力气,然后关键是我没有这个障碍,没有这几十年大陆对鲁迅那种崇拜。看了陈老师写的鲁迅,我们觉得这感情好,我们尽量把这个鲁迅弄的比较人话。王志文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来就把大家镇住了,比较真实。”
许鞍华的一番话,让陈丹青十分期待大银幕上的鲁迅先生,“我很好奇很想看到,如果太脸谱话,会让人觉得很苦、很锋锐。”最后,对于片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萧军,陈丹青则推荐在场的大学生朋友多去看一下他的书,“我最近在看萧军在延安上下本日记,非常有意思。我今天上午跟记者推荐了一本书,现在推荐萧军的延安上下本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