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领域,上半场的博弈已经展开了许久,这个过程里有金融科技的破与立、有圈地围城、也有头部云玩家的护城河的诞生。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便是创造未来。”
金融科技的争端已近中场。
中场,意味着各家已成泾渭分明之势,跑马圈地中高墙已立。这个距离金钱最近的行业正以一种微不可查的态势进行着自己的跃迁。其中,云计算是它的注脚。
8月2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公有云厂商市场份额数据,其中国内互联网前三的云计算厂家依然是雷打不动的几个固定玩家: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
而如果把这个注脚还原到金融科技,就会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即金融科技市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规则模式:“技术+金融场景解决方案”。
有例为证。前有阿里云携蚂蚁金服共同押注,中有腾讯云与财付通一并发力,后有金山云架小米金融后发先至。
可以理解为,技术和场景成了金融科技领域早期比拼的一大亮点。在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加持下,云计算玩家也逐渐开始扮演越来越多元化的角色。
如今,产业大势已经锐不可当,人们很难用零星碎片来描述一个行业的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消亡,就必定会有人新生。
王兴曾说,“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便是创造未来。”金融科技的未来,已经有了一个雏形。
一、金融科技的「破」和「立」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曾经在论文中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振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
后来,爱德华-洛伦兹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更加完备的表述:一只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振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就当下而言,这种效应如今已经在金融行业应验。
牵一发而动全身,但金融科技不能不急。
一个细微的信号是——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在经历了互联网早期无节制的高速发展后,伴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这个相较于传统金融行业而言的新业态发展势头被遏制。
但另一方面,社会金融需求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放大。不论是C端的小微个体,还是B端的小微企业,仅靠银行的传统模式根本无法实现全部需求的满足,更无法实现普惠金融的最终结果。
用科技重塑传统金融行业——金融科技应运而生。不难看出,金融科技兼具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基因与传统金融行业的行业经验,在区块链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糅合下,双方实现无缝衔接。
这是大势所趋。就早期的互联网金融来看,更可以将其比作金融体系与互联网结合的青春期孩童,成熟但却性格叛逆。而对金融行业而言,它们同样深知自身需要这样一场变革,以经验连接过去,凭借技术链接未来。
但这从某种层面上,同样也意味着对过去固有模式的颠覆和推翻。破而后立,金融行业需要这样一场走向未来的手术。
手术刀已就位。
二、跑马圈地,头部玩家的产业互联网围城
事实是,操刀手早已就位。
就当下来看,金融科技的主要玩家仍然是头部云计算公司。不难看出,如今的云计算公司并不是只提供狭义上的云计算技术,更多的是基于数据的复合场景解决方案。
枕戈待旦,各家蓄势待发之间尽显对这个领域的势在必得。
对于金融科技,马化腾曾说过:“我们的风格一贯都是做完再说、做好再说。我们的财报里面,金融收入属于‘其他’中的一项,所以是看不到的。”
而在今年腾讯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赫然成为财报数字的一栏,且同比增长44%。这是过去一年腾讯提出“产业互联网”后,基于自身“助手”定位,向市场交出的第一张完整金融成绩单。
作为国内目前云计算赛道的第二玩家,在今年3月份,腾讯云与微众银行合作共建成立金融科技实验室,旨在面向“开放银行”场景,深度链接线下线上。它可以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完备的金融解决能力,服务对象只需要根据其提供的方案进行排列组合即可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
不难看出,腾讯当下的发展战略已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已经开始深度融合,其做法更多的是将自身具备并且经过验证过的金融科技能力作为连接器嵌入各类金融场景服务,伴随金融企业变革。
阿里云,作为公认的云计算老大,自然是不遑多让。
一个小细节是,其实早在阿里金融成立初期,其要求就是必须使用阿里云。所以阿里金融可以看作是阿里云的第一个客户,这两者的结合无论是技术还是业务都属于创业阶段,都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但就现在来看,蚂蚁金服的超大体量足以证明彼时决策人的前瞻性。
如今,双方强强联手下更是动作不断。近期,阿里云与金融科技巨头玖富数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成立“玖富云”。据了解,双方将就金融市场下沉方向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
在这合作之中,隐藏着阿里云向外界流露的一个信号:即阿里云聚焦IaaS和PaaS,且明确不碰SaaS,其通过引入大量第三方来给其客户提供SaaS服务。
可以理解为,阿里云目前给予自己的定位是行业底层基座,在产业互联网的趋势下,它会下沉到不同的行业,跟对应行业的“专家”们携手,推出各个垂直行业的“ET大脑”和“行业云”。
不难看出,如今阿里云的策略更像是寻找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中间人”,利用一个个下沉市场的翘板进而实现对金融行业的全覆盖。
在阿里云强大的先发优势下,这个“幕后玩家”的愿景正在被一步步推动。
同样呈现进击姿态的还有金山云,作为常年排名第三的云计算厂家,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不可小觑,这点在金融科技领域表现尤为明显。一个事实是,金山云是较早在国内开展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的厂商之一,同时,在金融级PaaS、金融级BaaS平台的产品上它的表现同样亮眼。
但和阿里云、腾讯云不同的是,金山云并没有亲自做金融服务,这也意味着它可以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则是具备更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据了解,近日金山云携手小米金融共同打造了南京江北新区的数字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从各方面数据看,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数字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在技术的支持下,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增信机构、数据提供方全部汇聚到一个平台上,共同发力。
可以看成,金山云为数字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提供的是金融科技的整合能力,即将各方力量真正融合在一起,释放出“1+1远大于2”的效果。
可以理解为,在金融场景下,金山云会亲自担任那个第三方“技术工具箱”,从“云到端”助力金融企业系统化升级。
如果把腾讯云、阿里云、金山云这三个金融科技领域的超量级玩家一起比较,不难看出,它们都在广撒网,但却各有差异。
拆解来看,腾讯重在云端服务解决能力,做“助手”与“连接器”,用自身的金融经验来赋能金融企业;阿里更多地则是居于幕后,通过赋能传统SaaS企业二度助力金融机构转型,做幕后的组织者和最大赢家,这点从阿里文化的角度来说不难理解;而金山云则可以看作是完全的“技术基座”,就本身而言,金山云是中立的“技术供应商”,它是以纯技术的手段将金融科技场景的各个关联方融于一体,构建出金融产业生态群的新形态。
大幕正在拉开。
三、赢者通吃,弯道超车,抑或出局
加里.哈默德曾在他的《管理大未来》一书中写道,“把短暂误当永恒的公司注定要错失未来”。
尽管是来自资金的生意,但对于云计算和金融科技相结合的赛道而言,市场却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是一门重生意,更是一门长远的生意。根据麦肯锡报告,全球已有近80%的金融机构建立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资或战略合作的联系,以强化金融科技能力。
不过尽管如此,就当下而言,人们仍然很难去定义金融科技的边界在哪,更没办法预测如今的腾讯云、阿里云、金山云等头部云计算玩家会将金融科技推向哪种形态。
“目前场上的玩家都是在摸索阶段,但摸索也不意味着和平,很多线下的传统银行机构都成为云计算玩家的香饽饽,但目前来说战况还不算激烈,因为产业的市场存量还很多。”一位金融行业人士告诉产业家。
不过,在建护城河的问题上,战况显然没市场看到的这样和平。基于产业的特殊属性,一旦企业确定了自身的云服务对象,其未来的选择基本不会改变,这也就注定了提前抢占市场的必要性。
从目前头部云计算玩家来看,腾讯云、阿里云占据先发优势,但金山云后来居上,可以看作是金融科技的第三极。显然,这场金融科技的云上战役时间不再是唯一的计量维度,对场景和产业的把控也同样决定着进击的身位。
不难得出结论,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很容易形成“721”的局面。但就目前而言,赢家通吃的定论还太早,但弯道超车必将成为常态。金融科技比拼的是对产业的理解和渗透,放长线,看长远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四、一个新展望
普华永道发布的《金融赋能B端新趋势》曾指出,中国移动互联网在消费端(C端)的创新空间不断缩小并随之细化,商业模式已呈现由C端创新逐渐向企业端(B端)创新转变的态势,下一个十年,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诚然如此,以云计算为主的新技术与金融科技结合已成不可逆之势。各家纷纷布局之下,腾讯云、阿里云、金山云等头部云厂商尽显领跑态势。
就金融科技的本质而言,其最终结果为金融数字普惠,即让更多金融机构享受到数字技术,进而提升服务效率、能力、广度和深度,最终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普惠。
但在产业化的如今,我们不妨有一个新的展望。
即金融科技随着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的注入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于金融科技的定义不再仅仅是金融,更多的则是呈现“去金融化”的社交、娱乐,市场的态势、人们的生活模式都可以通过金融的触角来进行另类的演绎,依托金融科技形成另一种社交、零售、旅行等模式。
但这一切都需要云计算巨头们去给出新的定义,就当下来看,尽管各家处于你追我赶,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头部格局基本已定,留给后来者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
跑得快,但更要跑得稳,独属于金融科技的精彩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