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差异:为什么你的新媒体运营不走心?

论认知差异:为什么你的新媒体运营不走心?_行业应用_LEDs

新媒体运营过程中,走心的运营者和不走心的运营者,实际上能力相差不大,关键是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不同,尤其是对细节的把握不一样。


最近看到一则笑话,大致是这样:

和老婆结婚后,家务分工,她刷碗。结果我现在知道,洗碗有以下步骤:

  1. 收碗

  2. 泡碗

  3. 刷碗

  4. 晾碗

  5. 消毒

  6. 入柜

  7. 擦饭桌

  8. 拖厨房地。

她就刷碗,有个高学历的老婆就是涨姿势。

笑话本身很好理解。我们抛开夫妻俩的玩笑不说,光是看老婆和老公的差别,本质上是对刷碗的认知差异——老公的理解是“刷碗只是一个动作而已”,而老婆的理解是“刷碗是一项系统化工作”。

其实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这种对于细节的认知差异也普遍存在——  被高手认为“不走心”的菜鸟,实际上也是由于认知差异导致的

 1、写文章=编辑文章?

老公型运营者的理解通常是:“写文章嘛,不就是编辑好,上传到网站,就OK了呗!”但老婆型运营者看到之后会抓狂:“太不走心了!写文章至少要包括6-10个要素啊喂!”

走心的“写文章”,至少要包括以下细节:

以上工作都做好,才算是真正写出了一篇走心的、有一定营销效果新媒体文章;否则,你的文章只是在自嗨。

2、群推广=群里推广?

老公型运营者普遍认为,做群推广,无非把文章发到自己加过的各个群里,鼓励大家阅读。但是,发到群里就是做推广吗?

系统化的推广,至少需要包括以下细节:

不假思索直接把文章抛到所有群里,你得到的可能是两种结果:  要么在有质量的群,容易被踢;要么在不活跃的群不被踢,但是没人看。

3、看数据=看一眼阅读量?

老公型运营者的看数据,通常就是看看昨天文章多少阅读量。除此之外,一概不看。但在老婆型运营者眼里,看数据也是一项系统化工作:

论认知差异:为什么你的新媒体运营不走心?_行业应用_LEDs

“看数据”,  目的不是看一眼数据,而是通过数据,对接下来的新媒体运营工作有指导。

4、做社群=拉个群?

老公型运营者在听到老板说要做社群后,第一时间就会把客户或粉丝拉个群,然后告诉老板“我把社群做好了”。

但实际上,老板要你做的,不是拉个群就够了,而是至少要做这些事:

现阶段,各个群的活跃度都在逐渐下降,如果你还不做精细化运营,那么迎接你的将会是又一个死群。

5、多平台=复制粘贴一圈?

“啥?多平台?不就是一篇文章发到简书、头条、大鱼号等内容平台么?”老公型运营者通常会这么认为。但如果你真这么做了,最终的效果可能事倍功半。

为什么?因为各大平台都有自己的用户属性,也有自己的原创保护机制,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一遍,基本上对你的品牌没什么帮助,甚至有可能会因为文章非原创而被降权。

注意,这里的“原创保护”已经不只是原先的单一平台的原创保护,而是全网文章比对了。这篇文章是你写的,没错,但是你没首发在这个平台,人家认为你非原创。

所以,多平台运营,老婆型运营者至少会考虑:
论认知差异:为什么你的新媒体运营不走心?_行业应用_LEDs

现在已经有比较高产的作者,尝试在不同的平台,发的内容都不一样——在豆瓣写文艺文章、知乎发烧脑文章、头条发民间故事。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如此高产,那至少把以上几个细节思考一下吧?

结语

新媒体运营过程中,走心的运营者和不走心的运营者,实际上能力相差不大,关键是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不同,尤其是对细节的把握不一样。

那么,你是老公型运营者,还是老婆型运营者呢?


87
126
0
28

相关资讯

  1. 1、常用9针的RS232C串口引脚接口定义详细说明1497
  2. 2、日本机床订单额如何从“乐观”走向下滑3763
  3. 3、NS零点漂移仪表放大器LMP8358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分析1241
  4. 4、汽车制造|是权谋还是不当竞争,自动驾驶领域为何频发“技术偷窃”事件?2504
  5. 5、机器人产业最佳“吸金王”,净利润达4.49亿元2566
  6. 6、董明珠和方洪波:一个要留下什么一个想成为过客2273
  7. 7、结束充电桩“跑马圈地”,仍应靠“市场”1179
  8. 8、构建嵌入式linux平台下,用户的应用状态1944
  9. 9、关于DCS系统的几种常见故障分析1288
  10. 10、视频监控系统与人脸识别技术的结合应用4928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