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下面三个基本特征:即三个“I”immersion-interac TI on-imagina TI on(沉浸—交互—构想),它强调了在虚拟系统中的人的主导作用。从过去人只能从计算机系统的外部去观测处理的结果,到人能够沉浸到计算机系统所创建的环境中,从过去人只能通过键盘、鼠标与计算环境中的单维数字信息发生作用,到人能够用多种传感器与多维信息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从过去的人只能以定量计算为主的结果中启发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到人有可能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环境中得到感知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深化概念和萌发新意。总之,在未来的虚拟系统中,人们的目的是使这个由计算机及其它传感器所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去尽量“满足”人的需要。
VR沉浸感和交互作用产生的原理
在之前,我们观看一个虚拟的创造内容是通过平面显示器的,52VR上次发布过一篇文章《一张图让你认识VR》,在其中,你会看到很多10年前的虚拟现实装备,他们基本是平面显示器,或者将产生的画面投影到一个弧形甚至是球形屏幕上;或者在这些屏幕上叠加左右眼分别的图像,从而产生更加立体的效果。
而这类装置往往很大型,也很昂贵。
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VR头戴显示器,则达到了更好的使用效果:更好的沉浸感和更便宜的价格,目前一套主流的VR眼镜是不到1万元RMB的。
这种VR眼镜 能够达到更好的沉浸感的原理是什么呢?
我们看到,VR眼镜,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达到沉浸感的目的:
通过凸透镜来放大人眼看到的即时图像范围,现在的VR眼镜大概会产生90-120度范围的图像视野,这样的视野大概和一个良好的三通道环幕投影系统产生的效果差不多,不过VR眼镜要更加贴近人眼一些,人眼被干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通过头部的陀螺仪,当人转动头部时,陀螺仪能够及时的通知图像生成引擎,及时的更新画面,从而使人感觉到,自己是在看一个环绕的虚拟空间,从而产生360度的三维空间感。
左右眼每一时刻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是两幅区别左右眼位置的不同头像,从而产生很强烈的立体纵深感。
以上三个原因,就是VR眼镜的沉浸特点和原理,希望对设计者有所帮助,如果感兴趣,可以给小编留言,小编会将更多的技术文章分享给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