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有个理念叫做pivot,他们认为无论创业想法是否有价值,未来是否有市场,都可以先付诸于行动,再在实践中快速迭代,最终找到正确的定位。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 Dropbox 和Facebook 的估值分别是100 亿美金和2 千亿美金左右。如果你在早期加入(第一百名员工),获得公司10 个基点的股份,那就分别是1 千万美金和2 亿美金(当然你的职位应该是个很有经验的工程师)。就算你在2009 年加入Facebook,成为他们的第1000 位员工,那你也能获得2 千万美金。这些数字已经非常高了。
那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能获得多少呢? 我们假设一个照看动物的创业公司在创立后第四年,估值达到1 亿美金。通常来说创始人能获得10%,事实上的比例肯定有波动,但这个数据是较为平均和合理的。(如果创始人获得的比例高于这个数字,或许你该考虑分更多利益给员工。)所以,作为创始人,你的身价能达到1 千万美金。 再假设有个非常了不起的太空旅行项目,在第四年达到了20 亿美金,则创始人获得2 亿。
至于影响力,我认为这是与公司的市值直接挂钩的。到一个成熟的大公司,你的影响力会扩大,因为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例如 Facebook 和Google 都有上亿的用户),完整的基础设施,可以随时组成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Brett taylor 作为Google 的第1500 名员工,开发了Google Map。JR 在Google 开发了Gmail 内的chat 对话框,并在Facebook 的hackthon 中领导小组开发出了「点赞」功能。这些都是影响力非常广泛的产品,他们都是借助大公司的平台成功。
只有「这个产品不得不做」的冲动,才是正经的创业理由。你应该能感受到这股冲动,并且认为世界上需要这么一款产品,它非得由你来完成不可。你的热情能感染职员,你自己的潜意识里也能认识到,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件事。
重新衡量过自己的创业动机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你的创业想法是否优秀,产品是否完美,团队是否出色,执行是否到位。在第一课中,我们先来谈谈想法和产品。
想法
想法重要吗?
关于创业想法,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想法并不重要」。这个理念叫做pivot,他们认为无论创业想法是否有价值,未来是否有市场,都可以先付诸于行动,再在实践中快速迭代,最终找到正确的定位。这种做事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正确的,因为在实际上手之前,创业者想要准确预测未来每一步的动向是非常困难的。但是YC 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成功的公司在创业初期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便是那些采用了pivot 而获得成功的公司,产品每一次的转变依然是在创始人的控制之中,并非漫无目的。想法很重要。
好想法能给为公司职员们亮起一盏绿灯。人们知道要向哪里前进,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好处。
●首先,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很难让一群人专心、高效地工作。
●再者,一家优秀的创业公司需要十年以上时间耕耘。创始人本身也需要一个奋斗的目标以使自己更加投入到事业中。如果创业者对这个想法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很可能导致中途放弃。创立一家公司的痛苦,需要想法本身带来的使命感抵御。
●最后,公司外部的组织也会乐于帮助这样有远大目标的企业。
好的想法是什么样的?
●如果有很多创业想法在脑中徘徊,那就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因为那往往是你最爱的一个创意。
●一个好的主意一开始看起来可能非常不靠谱。Google 提供网络搜索服务,Facebook 提供让穷苦大学生上传自己状态的平台,即便现在听起来这些想法也貌不惊人。当然,当人家觉得这个想法很疯狂时,你自己心里必须对你坚持这个创意的原因如数家珍。
●好的创意初始阶段切入点要尽可能的小。
●好想法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解释清楚。
●与市场上现有产品有很大的不同,而不是只在设计或所涉及的领域微创新。
●从受众的需求出发。
怎么获得想法?
获得一个杰出的创业想法是需要练习的。Paul Gram 会在下周的课程中分享这部分内容。
关于市场
当产生一个创业想法,分析市场的重要性很容易遭到忽略。除了产品本身,产品面向的市场目前规模如何,未来有没有拓展的潜力,以及公司将来的发展路线等等都必须考虑到。其中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尤其重要。包括很多投资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太关注产品本身和市场目前规模,但却忽略了产品在十年内可能的发展。一个规模虽小但在迅速扩张中的市场要好过一个规模大却发展缓慢的市场。发展市场中的顾客,面对自己的需求急需一个解决方案。他们会因此愿意容忍一个尚不完美的产品。产品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步发展。作为学生有一个优势,就是对这种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有较高的嗅觉敏感度。
产品
有了一个自己热爱并且有市场潜力的创业想法之后,下一步就是创造出一个优秀的产品。只要产品足够优秀,满足用户的需求,融资、公关等后续操作就会水到渠成。
如何创造出优秀的产品?
●在YC 我们是这么做的:创始人每天除去吃饭睡觉、锻炼身体,剩下的时间全都用来不断重复「与用户交流」,「根据反馈改进产品」这一循环。创业者需要这样一个把用户的反馈转化成产品的机制。首先,不要试图通过Google Ad Words 寻找你的目标用户。请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对产品有认同感的人,将他招入公司。观察他使用产品的习惯,询问他是否喜欢,是否愿意为此支付费用,是否会向朋友推荐这款产品。分析用户的需求后,改进产品。新产品再由用户试用,提交新一轮的反馈。这个反馈循环应该存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同时注意,这项工作必须由创业者亲自完成,不可借由员工之手,因为这是了解自己目标用户的绝佳途径。
●先让一部分人爱上你的产品。当有一批初始用户非常热爱你的产品时,他们会主动向身边的人推荐。这样不断发散开来,用户数就会飞快地增长。可如果一开始只有一部分人对你的产品表示还行,那他们后续也很难从这份「还行」,发展到热爱。若用户数没有自然增长,说明产品尚不够优秀。不要忽视这个现象,并抱着侥幸心里,只顾坐等合作伙伴的援助。
●产品要简单点再简单点。产品日后的设计可以非常庞大,但在初始阶段一定要简洁易用。想想只有一个输入框,两个按钮的Google,你就能明白。简单的产品还有一个好处,开发者能在一个领域将一个性能做到机制。这在日后会成为用户爱上产品的理由。
●CEO 的考核标准,就是公司未来的样子。所以要用能衡量未来发展的指标,来评判公司的现状,并对结果诚实。这些指标包括,活跃用户数,活跃程度,用户留存率,收入,净推荐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