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踏体育发布的年报显示, 2020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 51.6 亿元,超过了体育品牌阿迪达斯,引起热议。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已经陆续公布了 2020 年的年报或者业绩预告。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国内企业去年的财务表现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那么,最近几年国内的 “新制造”发展情况和趋势究竟如何呢?记者分别挑选了三个行业: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光伏新能源,试图从中找到中国新智能制造的崛起路径。
工业机器人跟随并跑
“我认为今年是真正的 工业机器人 的元年。” 3 月下旬,在一个公开论坛上,埃夫特的董事长许礼进如是说。在许礼进看来,尽管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存在已久的行业,但对比家电、汽车、手机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行业,工业机器人的行业规模并不大,全球每年的产量也就几十万台,但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大,“机器换人”的现象在全球蔓延,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企业采买工业机器人的进程。
不管今年是否是工业机器人元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工业机器人无疑是要继续扬帆远航的领域。自 2013 年起,中国就替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IFR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报告显示, 2019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为 37.3 万台,其中销往中国的为 14.05 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 37.6% 。但提起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闻名于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这四大家族分别是日本的发那科、日本的安川电机、瑞士的 ABB 和德国的库卡。
其实,国内也有人提 “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小家族”,分别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埃夫特以及机器人、新时达和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其中埃夫特的实控人是芜湖市国资委, 2020 年 7 月登陆科创板;机器人则是这四家企业里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 2009 年上市,实控人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全称叫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里的“新松”取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经的一位所长之名——蒋新松,蒋新松有“中国机器人之父”之称;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则是这四家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成立于 1991 年,还未上市。
但上述四家企业在自己的官网上,均没有提到 “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小家族”的称号,埃夫特介绍自己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新松机器人介绍自己是行业内首批中国品牌,新时达介绍自己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广州数控介绍自己被誉为南方数控产业基地。
曾有业内人士用数据展示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中国机器人概念股令人心酸之处: 2017 年,方正璞华首席机器人科学家唐德权在一个论坛上做演讲时指出,日本最专业的机器人上市公司发那科 2016 财年的净利润折合为人民币约为 78 亿元,高于中国 40 家主要机器人上市公司合起来的 2016 年年度利润 77 亿元人民币。
如果拼净利润,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客观现实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例如减速器、 减速机 、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依然是制约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瓶颈、侵蚀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利润的 “吞金兽”。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 002747.SZ )在 4 月 7 日发布的公告里介绍,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这 3 个核心部件对工业机器人成本的占比合计超过 70% ,而目前,国内约 85% 的减速器市场、 70% 的伺服系统市场和超过 80% 的控制器市场均被国外品牌占据。
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大概可以分为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中游机器人整机制造和下游包括系统集成、销售代理、租赁培训等面向市场和终端用户的服务,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产业链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全产业链布局。在整机制造和控制系统领域,四大家族企业均很有话语权,在伺服系统领域,安川表现突出,在系统集成方面,库卡和 ABB 很有积累。
今年 2 月底,新松机器人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曾指出,在国际竞争过程中,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国外企业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不高。品牌的建立往往需要时间,对比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史还是太短,普遍只有 20 余年的历史。而 ABB 成立于 1988 年,它成立之初就是由两家均有百年左右历史的企业,阿西亚公司 ( ASEA )和布朗勃法瑞公司 ( BBC )合并而来;库卡成立于 1898 年;安川电机成立于 1915 年,发那科成立于 1956 年。
然而,中外工业机器人企业一些维度的差距也有在缩小,例如市值方面。截至 4 月 8 日下午,埃斯顿的市值为 221 亿元人民币,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库卡集团的市值为 22.3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为 173.27 亿元,埃斯顿的市值已经超过库卡。
当然,埃斯顿与 ABB 、发那科和安川的市值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ABB 在纽约、苏黎世和斯德哥尔摩三地上市,其中在美股上的市值为 633.8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 4149.11 亿元;发那科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日本交易所集团官网显示其市值为 55892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 3336.75 亿元;日本交易所集团官网显示安川电机的市值为 15468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 923.43 亿元。
营收方面,发那科 2019 年财年净销售额为 5082 亿日元(这已经是发那科目前公布的最新年度财务数据, 2019 财年的统计时间为 2019 年 4 月 1 日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折合人民币为 303.7 亿元;安川 2019 年度销售收入为 4109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 245.5 亿元; ABB 2019 年营收接近 28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 1832 亿元;库卡 2019 年营业额为 31.9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为 248.17 亿元。
2019 年,埃斯顿营收为 14.21 亿元、埃夫特为 12.68 亿元、机器人为 27.45 亿元、新时达为 35.34 亿元。
中国工业机器人正在努力追赶国际竞争对手中。作为目前国内市值最高的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埃斯顿有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一是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业务,二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其中前者对总营收的占比为 3 成,后者为 7 成。据 MIR 发布的 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度报告,埃斯顿在 2019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排名中进入全球机器人前十名,是唯一进入前十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定下一个目标,要在 2025 年进入全球机器人产业第一阵营。
从发展战略来看,埃斯顿走的路子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类似,全产业链布局,埃斯顿描述为 “ All made by Estun ”,目前具备运控控制、驱动器、电机和机器人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
试图切入技术门槛高的核心零部件领域,也是其他一些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思路。埃夫特的业务板块也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整机制造,二是系统集成,前者对营收的占比将近 2 成,后者高达 8 成。它实际上也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有投入,它的控股子公司瑞博思生产控制器和伺服产品自用于整机制造,也参股了奥一精机。 2019 年,埃夫特控制器的自主化率为 30.18% ,减速器自主化率为 10.32% 。
新松机器人的业务板块分为机器人、数字化工厂、半导体装备和工业软件与控制平台,乍一看上去与工业机器人的零部件关系不大,但其在接受专访时告诉经济观察报,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公司有在参与国家零部件标准的制定和国产零部件示范应用,内部也有专门团队跟踪国产零部件的产业进展,并积极参与测试,推动产品导入,另一方面,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也有布局,部分成果已在产品中逐步使用。
收购产业链上的外国品牌,迅速获取技术、市场或品牌上的赋能,也是一些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已经在推进的策略。
自 2015 年以来,埃夫特先后收购了三家意大利企业 CMA 、 EVOLUT 和 WFC ,其中 CMA 是智能喷涂机器人和智能喷涂解决方案提供商, EVOLUT 是智能抛光打磨及金属加工解决方案提供商、 WFC 是汽车行业柔性焊装系统提供商。
埃斯顿则收购了德国企业 Cloos ,该企业的焊接机器人和焊接技术在业内较有名气,由于 2020 年完成对 Cloos 的重组并表,埃斯顿预告 2020 年的业绩也因此有所提升,预计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96%-149% 。
新松机器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形容中国的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从跟随到并跑阶段的跨越,眼下,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短期经营业绩,例如新松机器人预计 2020 年公司将由盈转亏,而埃夫特到 2020 年则还未能实现扭亏,但接下来,中国工业机器人是否会如许礼进所预测的那样,进入真正的发展元年,还有待实践检验。
医疗企业显现巨大生机
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使得全球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但有许多的中国企业却展现出逆势上行的强大韧性,一部分医疗企业便是典型。
2020 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 300760.SZ )共确认收入 160.64 亿元,同比增长 29.76% ,接近于 2019 年全年营收总和 165.56 亿元。公司表示,这主要受益于国际市场对相关抗疫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新冠抗体试剂、便携彩超、移动 DR 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需求量。
与此同时, 2020 年开年至今,迈瑞医疗的股价从 180.88 元 / 股最高涨至 494.55 元 / 股,涨幅高达 173.41% 。近日股价有所回落,截至 2021 年 4 月 8 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 5023 亿元(约为 767.5 亿美元),是 A 股市场上医疗领域当日市值最高的公司。
迈瑞医疗成立于 1991 年,在医疗器械领域已经深耕 30 年,经历了从代理外国品牌到自主研发创新,从单一产品到产线全面布局,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历程,迈瑞医疗已成长为我国市场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商。
与众多高新科技产业类似,医疗器械产业中,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的企业成立时间早、资金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早已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
现有格局的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如美敦力、强生、雅培、飞利浦、罗氏等集团多诞生于 19 世纪至 20 世纪上半叶。 2019 年,美敦力全年营收为 305.57 亿美元,强生的医疗器械板块销售额为 259.63 亿美元,雅培的快速诊断和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之和为 199.52 亿美元。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 2019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 4519 亿美元,仅上述三家企业已占据全球 17% 市场份额。
尽管美国是目前全世界医疗器械消费最大的市场,中国却是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德勤咨询在近日发布的《 2021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报告》中指出,我国 2020 年医疗器械行业收入预测将跃升至 8000 亿元以上,而且自 2015 年以来,该行业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20% 左右,远超全球水平。
在消费市场强劲增长势头下,随着我国工业体系不断完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也逐渐出现一批能够挤入全球头部公司名单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
在 QMED 发布的《 2019 年医疗器械企业百强榜单》中,迈瑞医疗的营业收入以 23.09 亿美元排名全球 34 位,总市值以 343.53 亿美元排名全球 15 位。
天风证券分析师郑薇指出, “与跨国巨头相比,工程师红利、需求捕捉和响应能力、流程灵活性等是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其中最显而易见的结果是产品商业化周期缩短,以生化分析仪为例,迈瑞用 20 年时间完成了海外巨头 40 年的产品迭代历史,侧面印证了我们产品的推陈出新的效率。”她预计国内械企在未来将持续发挥这种优势。
近十多年来,通过内生发展叠加外延式并购,迈瑞医疗业绩持续提升。 2014 到 2017 年间,公司营业收入从 78.36 亿元增至 111.74 亿元, CAGR 约为 13% ;回 A 股上市后业绩增速加快, 2017 到 2019 年间,营业收入从 111.74 亿元增至 165.56 亿元, CAGR 上升到 22% 左右。上述两个时间段内,净利润的 CAGR 则从 23% 上升到 34% 。
2017 到 2019 年间,全球排名前几的医疗器械公司,如美敦力、强生、飞利浦等公司,营收规模虽然庞大,但增速处于较低水平。这三家公司的 CAGR 分别为 -1.8% 、 -1.2% 和 4.7% 。
自创立以来,公司一直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 2019 年研发投入达 14.66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 8.85% ,这一水平远超 A 股其他医疗器械企业。那么,作为我国坚持自主创新之路的医疗器械龙头公司,迈瑞医疗在与国际头部器械厂商的竞争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公司 2020 年中报显示,在国内市场上,其产品已经覆盖我国近 11 万家医疗机构和 99% 以上的三甲医院。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去年曾表示, “在少部分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 国产化率超过六成,比如监护仪、生化试剂等;在部分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突破,比如血球、麻醉、呼吸、大型影像设备等,但尚未替代进口产品;在相当多的细分领域,我们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超高端彩超、内窥镜等。”
更具体一点,迈瑞医疗的业务主要布局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产品线。
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线中,迈瑞医疗已有的成熟产品如监护仪和麻醉设备, 2017 年分别在我国市占率排名位于第一、第三位。 2020 年 8 月,公司高管层在的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疫情爆发后,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除微创外科产品外,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的全部子产品在上半年均成为国内第一。
体外诊断方面,公司产品布局比较全面。但在 IVD 领域单一市场最大的化学发光市场内,国产化率仅有 20% ,根据粤开数据研究院整理的数据,目前该市场 70% 份额由罗氏、雅培、贝克曼和西门子占据。迈瑞医疗虽然起步较晚,但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仪器在部分参数性能上已经能与进口产品媲美。公司认为,国家 DRGs 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化学发光领域未来几年进口替代的速度。
医学影像产线中,目前国产彩超产品主要覆盖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彩超市场(主要在三甲医院)仍由 GPS 三巨头占据,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不足 10% 。根据智妍咨询 2018 年数据,公司的超声设备处于国产领军地位,其市占率仅为 5% 左右。公司也在年报中表示,还需加大超高端彩超等业务投入,促进进口替代。
放眼国际市场,此次疫情实际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进一步全球化。迈瑞医疗 2020 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增速加快,同比增长达 46.82%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在产品质量、产能响应速度、售后支持服务等多方面具有优势,本次疫情中,公司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抗疫设备得以大量进入海内外全新的高端客户群。公司表示,前三季度迈瑞在国际市场完成了约 600 家高端客户群突破,超过了历年国际市场高端客户群突破数之和。
李西廷在今年 3 月一次访谈中提到,我国医疗器械发展起步较晚,一些欧美地区发达国家对我国制造的医疗器械持怀疑态度,不敢引进使用。此次疫情,我国医疗器械不仅解决了这些国家的燃眉之急,还使他们对国产医疗器械有了新的认知。他认为“这使得国产品牌在国际发展至少提前五年。”
但与此同时,李西延不忘居安思危,他于 2019 年曾公开表示,未来十年,迈瑞的目标是能够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供应商的前 20 名。本次采访中,谈及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他表示对于公司海内外营收五五分的现状并不满意,需要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销售份额。
李西延说, “尽管迈瑞医疗在过去三十年已经掌握了很多核心技术,但要在国际上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还需要攻克更多核心技术。”
光伏企业领跑世界
比工业机器人发展得更快的是光伏企业。目前,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应用规模上来看,中国光伏企业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隆基股份( 601012.SH )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股份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不论是在市值、规模或者市场占有率方面,隆基目前都是全球范围最大的光伏企业,目前隆基已经有 60% 的产品供应出口。
隆基股份的股价在八年里的涨幅超过了 40 倍。在 2020 年,隆基的股价涨幅达到了 277.1% 。截止 4 月 8 日下午收盘,隆基股份的总市值为 3391 亿元。
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从 2011 年盈利 2.84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实现净利润 52.8 亿元。据其最近发布的业绩预告,隆基 2020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2 亿元到 86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 55.3% 到 62.88% 。
作为参考,太阳电力公司( SUNPOWER )是一家在 1985 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的太阳能企业,在超过 30 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行业里的领军企业。 2020 年该公司的总收入为 11.24 亿美元,净利润为 4.74 亿美元。同为北美光伏巨头的第一太阳能公司( First Solar )在 2020 年的总收入为 27.11 亿美元,净利润 3.98 亿美元。截止 4 月 8 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太阳电力公司市值为 50.9 亿美元,第一太阳能公司公司市值为 86.1 亿美元。
天风证券的分析师孙潇雅在前段时间的研究报告中表示,隆基公司主要创始人和核心管理层均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具备专业背景,对产业和技术理解深刻。因此,隆基股份一开始就选择了降本潜力更大的单晶硅片,而不是短期内盈利更多的多晶硅。
孙潇雅介绍称,在 2014 年末,隆基开始切入下游组件推动单晶需求增长。公司从被动接受下游需求到主动引导终端需求转向,打开了硅片业务的长期发展空间。 2017 年下半年,单晶硅片盈利超预期,装机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2020 年,中欧政策层面支持新能源长期发展,公司一体化优势初步彰显,公司加快电池、组件产能建设,向深度一体化转型,减弱硅料、银浆等原辅材涨价影响。
然而,隆基在执行单晶战略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最初单晶渗透率太低难以持续盈利、中途多晶黑硅与多晶金刚线等技术使主流的多晶产品竞争力大幅增强、后来组件销售面临传统多晶组件厂先发的品牌渠道与营销优势。
孙潇雅认为, “面对困难,隆基公司凭借强大的战略定力与高效的执行能力,几乎连年超额完成硅片业务年度目标,并且通过加大营销投入等方式扭转了市场对单晶组件厂的认知,成立 6 年即将成为全球组件出货冠军,不断刷新历史。”
隆基股份相关人士还对记者表示,现在隆基使用的生产设备很多都以国产为主,并且定期根据技术变化更换设备。不同环节的设备周期不一样,有的一两年更换一次,有的甚至不到一年就更换。
孙潇雅也指出,在切片环节,公司早在 2011 年前后就已经具备金刚线切片的专利,但是由于装备尚未国产化、供应链不完整、工艺成本也很高,因此公司最开始投产的产能依旧是传统的砂浆切割产能。经过公司数年努力, 2013 年末选定了金刚线种类,培育了连城数控供应设备,与金刚线生产企业确认了稳定供应关系,才开始大规模采用金刚线切割技术,并迅速地在 2015 年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 100% 金刚线切割的企业,赚取了 2-3 年的技术进步利润。
在光伏组件环节,隆基在 2015 年就开始对 PERC 电池进行量产研究。 PERC 是指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比常规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由于设备国产化不足、衰减问题、成本较高等原因,最开始投产的电池产能依旧多为常规电池。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隆基掌握了光致衰减的减小与控制技术,在此期间,国产设备经过多方使用后也逐步成熟,投资成本大幅降低,于是 2018 年公司就迅速将原有产线全部升级为 PERC 产线,同时启动大规模扩产计划,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新电池产能,成为组件环节头部企业。
除了太阳能,隆基目前还在其他相关的新能源方面有所布局。工商企业信息查询显示隆基在 3 月 31 日注册成立了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隆基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隆基在 2019 年之前就开始在氢能方面进行研究布局,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因为“氢能是重要的二次能源,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同样作为全球光伏巨头的通威股份( 600438.SH )则是从水产饲料业开始起家。自公司 1995 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水产饲料、禽畜饲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止 4 月 8 日收盘,通威股份市值达到 1476 亿元。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强和蔡紫豪在相关研究报告中称, 2016 年,经过两次重大资产重组,通威股份注入了通威新能源、永祥股份、合肥通威的股权,将体外新能源部分纳入体内,目前形成农牧和光伏两大业务板块; 2017-2019 年,通威股份光伏电池片出货总量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
4 月 6 日,通威股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442 亿元,同比增长 17.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 36.1 亿元,同比增长 36.95% 。
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股份自 2006 年进入多晶硅领域, 2008 年首期 1000 吨多晶硅顺利投产。 2015 年 3 月末,永祥股份完成四氯化硅冷氢化技术改造,从而极大节约了多晶硅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随着 2018 年底乐山、包头多晶硅项目顺利投产,永祥股份多晶硅年产能达到 8 万吨。
根据刘强和蔡紫豪在研究报告中的介绍,永祥股份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电耗、硅耗、蒸汽耗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电耗为例, 2019 年全国多晶硅平均综合电耗为 70kWh/kg-Si 。永祥股份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 2015 年 10 月就降至 70kWh/kg-Si 以下,到 2017 年进一步下降至 62kWh/kg-Si ,远低于行业水平。
在光伏电池方面, N 型电池因更高的发电效率以及更低的功率衰减,是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必由之路,未来将成为替代 P 型电池的技术路线。目前通威股份单晶料占比已超过 90% ,并可批量供应 N 型料,是行业内可稳定供应合格 N 型料的少数供应商之一。根据公司中期技术规划,未来单晶料占比将维持 85% 以上,其中 N 型料占比达 40% 到 80% ,并可生产电子级高纯晶硅。
另外,公司早在 2013 年即接管合肥赛维 LDK 布局电池,在 2014 到 2015 年看准 PERC 机会,快速扩张 PERC 产能, 2018 年成为全球电池龙头, 2019 年产能达到约 30GW ,市占率达到 10% 。同时也获得了 PERC 迭代的技术红利,电池收入从 2016 年的 38 亿增长到 2019 年的 122 亿,保持着行业龙头地位。
通威不仅在目前主流量产的 PERC 电池上具有优势性价比,在 PERC+ 、 TOPCON 、 HJT 等新型产品技术领域也有重点布局。 2019 年,公司正式切入 HJT 电池的量产研发,在成都和合肥的产能均达到 200MW ,试验线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且分别由光伏设备龙头捷佳伟创和迈为股份主导,实现了 23.2% 的最高转换效率。截至 2020 年 5 月,最高研发效率已经突破 24.6% ,为公司下一步的量产提供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