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显示,近三年工业企业利润首次转为同比下降。其中,生产销售放缓、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成本费用上升等是造成企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继续探底的背景下,预计明年工业企业利润仍会面临较大压力。
众所周知, 机床 行业易受大环境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机床企业受影响颇重,整个市场在下半年转冷。12月18日,中机联专家委召开的“机械工业2018年全年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2019年展望”专题研讨会上,中机联专家委副主任蔡惟慈亦表示,行业这种下行的惯性可能会影响到2018年11、12月及明年上半年。
可以看出,在2019年机床行业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除了这些外部因素,我国机床行业亦存在众多待补齐的短板。
短板一:技术短缺明显,高端装备依赖进口
2018年7月13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在“2018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业创新力不强,核心技术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等仍依赖进口。
创新不足,高端市场存在空白,这其中,固然有机床产业发展时间短,底子薄的原因,但不能忽视企业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目前,机床行业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同质化竞争-价格战-利润下降-质量提升难,产品局限于中低端-同质化竞争。企业想要打破这个圈子,势必要突破技术桎梏。而且不论是越来越难以为继的价格战,还是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都让传统模式难以再走下去。
从大环境来说,2019年行业竞争将会加剧。这也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走出单一组装,向自主研发、设计转型变得势在必行。
短板二:人才不足,从一线工人到高端人才均显缺人
临近春节,随着返乡潮,不少人力资源密集的制造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虽然笔者尚未听说机床行业出现类似问题,但同属制造业大圈,机床行业同样存在“用工痛点”。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不稳定、工作强度较高的技术工种越来越不受年轻人青睐。而且,机床一线工人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且对经验要求较高,而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这就导致机床企业招聘的一大来源——技术院难以满足需求的现象。更严峻的是,随着工人流动性加快,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承担员工培养的支出。种种原因之下,使得机床行业一线工人、特别是有经验的一线工人存在短缺现象。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发展,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举个例子,如现在正火热的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热词都是近几年才兴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与新兴职业、技术实现配套,这就导致了机床行业高端人才不足的现象。另外,在“机器换人”的浪潮中,亦出现“换了自动化生产线,却找不到操作产线的人”的现象。
总之,在“智能制造”如火如荼进行中的2019,人才问题亟需解决。
短板三: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行业合作尚需加强
目前,我国机床行业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而不强。而造成它的原因,除了以上原因之外,笔者以为,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企业间的不团结、不信任、不合作也有很大的关系。
先说说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拥有众多的机床产业基地,不少地区政府也在积极布局、发展机床产业。但是整体来看,即使是著名的机床产业集群地区,在打造产业链上也存在欠缺。同时,不少地区亦存在相应配套设施缺乏等现象。
其次,同行企业及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也较为薄弱。业内企业之间缺乏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上下游企业之间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这都对产业整体升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总之,在2019年,企业加强合作共赢意识,转变“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亦须提上日程。
近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首位。针对现在制造业实际情况,代表们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强基础、补短板、抓创新、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笔者以为,这也是机床行业2019年需发力的方向。另外,机床企业也可以积极借助智能制造之势,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当中实现自我突破与发展。在此,笔者也诚挚祝愿我们机床行业在新一年能一飞冲天,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