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期《我就是演员》,被网友说内容平平我倒觉得还不错啊,要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想法来看肯定是没什么亮点,但也不可能总互怼啊对不对?从本期的专业和点评上来看,还是很有看点的,也请来了三位新导师,导演陈冲、带班导师刘嘉玲、飞行导师于和伟,都是实力派。几位导师虽然点评风格都较为温和,但是内容都精确到位,而且我还蛮喜欢首次做导师的于和伟的点评的。
他的点评风格与他本人挺相符的,很平易近人的感觉。他也说自己来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观摩、学习、交流和分享,因此也没有让导师的身份和台上的表演者产生什么距离,他会提出想法,但不会强加于演员,对于年轻演员,也以耐心谦逊的态度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鼓励。
在节目首播的时候,因为节目时长原因,导师点评的部分篇幅比较小,也导致了很多观众反应没有什么“硬货”,后来在网络中,添加了几段内容,就清晰多了,再对比网友放出来的现场点评文字,完整了更多的细节。
在第一组表演者表演结束后,除了节目中呈现出的他对喜剧贯穿始终的提议以及舞台焦点问题,他也提醒表演者真实感很重要,否则不能让人引起共鸣。
点评介绍后主持人照例问大家来上节目的原因,几位表演者自述的同时也提到了一些自己经历的一些困惑与问题,比如被困于之前的标签,没有更多的表演机会。于和伟给大家讲了自己曾经的经历,曾经见组因为被无视而遭受打击,导致后续见组会犹豫,但是抱着对演员行业的热爱,还是会继续跑组,不想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去不去是我的责任,选不选我是你的责任。”
在第二组艺人表演完后,于和伟向年轻演员传达表演可以尝试多种状态,看哪种状态下呈现出来的戏剧效果最好。
在引导张新成的部分,也只是告诉他要将自己的情绪放到角色上,充分打开自己,才能让角色更有说服力。
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还会特意问演员有没有理解,如果不清晰的话,还可以再问,也是很有耐心的。最后选择给张新成爆灯,也是因为在张新成身上看到了真诚和对表演进步做出的努力。年轻演员需要鼓励,而且也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表演路数,在合适的指导之下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最后一组表演晋级结果未在上期内容中公布,但在花絮中,我看到于和伟对于这两位演员也表示了鼓励,虽然这个舞台是有竞技性的,但是在表演这个过程中是要享受这份快乐的。是对年轻演员的激励,相信也是他从业的初衷。
史航在《我就是演员》的一个相关花絮中是这样评价于和伟的“于和伟之前来演我的戏,他不算主要角色,但是我当时就跟剧组说了,于和伟是可以改我的剧本的,因为他了解全局,他也在乎全局”。
史航口中的全局,是针对作品,但是放在他这次点评中,甚至在他对整个行业的付出中,都是成立的。他在点评中,没有针对任何细节的讨论,而是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方式,也留给演员们足够的思考空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这样的点评对于想要进步的演员会更有启发。对行业来说,越来越多年轻演员涌现,但是可能因为市场定位偏差,没有很好的表现机会,也并没有很好的激发自己的潜力,所以对于年轻演员的鼓励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对导师这个位置来说,并非只有严苛这一种点评方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表演理念的不一样也会出现分歧,而对于参赛演员来说,能够得到启发其实才是最有用的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