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的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发布会之后,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独立出来的蜂巢能源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11月27日,其位于常州金坛的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迎来正式投产。这意味着蜂巢能源将正式入局动力电池战场,向原有动力电池供应商企业发起进攻。
而在此次发布会,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也再次重申了让外界关注的IPO问题,其希望在2022年下半年申报科创板,目前蜂巢能源也在与多家机构进行密切往来。
同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汽车大件的尴尬处境相比,动力电池市场正在崛起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乘联会预计,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仍可达200万辆的销售目标。经初步估算,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已超千亿人民币。截至目前,这一市场基本完全掌握在上游动力电池供应商手中。电动化发展背景下,车企逐渐意识到自建动力电池工厂的重要意义,本田、通用、大众等传统车企纷纷宣布将自建动力电池工厂。
长城此次投产曝光更是打出了“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这一标签,这也预示着这家企业正式杀入动力电池市场战局。
落厂常州
从选址上,蜂巢能源也是煞费苦心。
这家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位于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区,规划面积54万平方米,工厂周围300公里半径内有超过30家整车制造企业,超25家锂电配套企业。其规划产能18GWh,共分三期建设: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规划产能4GWh,二期项目规划产能8GWh,预计2020年年底投产,随后将进行三期6GWh产能的建设。整个工厂预计投入80亿人民币,未来产值将超130亿元。
在采访环节,杨红新对蜂巢主打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在他的理解中,现阶段,蜂巢主打的车规级电池以及用AI智能化方式打造工厂,最终落脚点在于工厂。
其表示,“在新能源行业,电池的生产和制造缺乏系统性梳理。锂电池火灾事故大部分是由制造缺陷造成,整个产业的材料、工艺、标准亟需变革,行业标准亟需建立。”
针对车规级,蜂巢能源围绕环境控制、电芯安全控制、制程控制、工艺设备四方面展开探索。未来将以车用为服务目标,整个动力电池的生产工艺(高速叠片)和流程,围绕整车对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等要求设计,使生产出的动力电池符合市场对容量更高、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的多元化要求。
另外,杨红新表示,在智能化方面,该工厂采用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率达到95%。
“叠时代”到来?
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均采用卷绕工艺制成,但随着技术推进和市场的需求,卷绕工艺电池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叠片工艺正在成为趋势,获得一批汽车厂商青睐。
也是凭借叠片工艺,蜂巢能源吸引了来自行业人士的关注。按照蜂巢能源定义,叠片工艺优势明显。使用叠片技术可使电芯能量密度更高、循环更好、内阻更低、产热更少。但由于工艺门槛高较高,生产成本有所提升,其中叠片工艺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生产效率。对此,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一期工厂的叠片工艺效率已经达到0.6秒。其透露,二期工厂的叠片效率将会提升至0.45秒,正在开发的三期将达到0.25秒。
在产品展现上,蜂巢能源主打四元电池和无钴电池。据了解,蜂巢能源开发的四元材料,在NCM体系的基础上掺杂Mx,Mx掺杂会使一次颗粒之间的边界强度增强,因此会减少在有害的相转变过程中微隙的形成,使其循环性能优于NCM811材料。而基于现有三元体系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较高。钴作为其中重要材料,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电芯最终成本。因此,以高镍体系为主的路线正在成为行业共识,其中不乏松下、LG、宁德时代等国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也在着手加码布局,其介绍无钴材料性能可以达到NCM811同等水平,材料成本降低5~15%,相应带来的电芯BOM成本可以降低约5%。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蜂巢能源将要面临的不只是材料方面的成本,还面临着与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杨红新坦诚,2020年作为蜂巢能源投产第一年,属于产能爬坡阶段,成本自然会相对较高。但在行业人士看来,相比于老牌动力电池厂商,“后来者”蜂巢能源在成本控制方面要走的弯路还有很多,毕竟除了在背景方面的优势,蜂巢能源在价格把控、产品一致性的优势并不明显。
国内、国外两手抓
除了生产端,对应到供给端,蜂巢能源产能规划希望能够面向所有行业客户。
目前其已经与部分中国客户及欧洲客户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国内测评对象包括吉利、奇瑞、广汽、一汽、东风、蔚来、北汽等。国外客户包括PSA、奥迪、戴姆勒等。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受制于主机厂长城背景之时,杨红新向亿欧汽车表现出了非常自信的态度。其用iphone手机与诺基亚手机对比做了举例,证明好东西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杨红新透露,目前,蜂巢能源正在与多家车企进行频繁接触,并已经与一家车企成功签单。同时,他表示,整个市场环境相对开放,尤其是国际市场。这也被杨红新看做重要市场,未来或迎来突破式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6.9GWh,而同期动力电池产能约为260GWh。从以往数据来看,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由2014年的3.7Gwh攀升至15.7Gwh,同比爆发式增长324.3%;相较于2011年仅0.35Gwh的出货量,年复合增速高达157%。受今年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带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也有所放缓,1-6月份出货量为6.67Gwh,但同比增长依然高达145.2%,走势强劲。
对此,蜂巢能源市场部总监郝雷明表示,整个动力电池市场发展呈现出集中、发展并不均衡、结构性产能过剩、高端资源严重不足的特点,中国当前各大主机厂仅仅围绕一家电池公司,哪怕需要提前交款、预付,所有条件都能接受,换取对方电池供应。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机会较为明显。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在市场回暖前合理布局产能,才有可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显然,蜂巢能源此时入局意图明显,但”后来者“能否如愿?等待蜂巢能源的或许是一场关乎实力的厮杀,未来如何确保产品安全,保持成本、价格优势、产品一致性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
若以角色入局角度划分,动力电池市场也在发生变化,SNE数据显示,2014—2016年,松下出货量分别为2.7GWh、4.6GWh、7.2GWh,排名全球第一。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期间,松下的全球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40%左右。
但随着中国市场迅速成长,2017-2018年,宁德时代取代松下,成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企业。另一大巨头LG化学的产能也在急剧扩张。目前已与10余家国际车企达成合作。所以,对于蜂巢能源来讲,要想取而代之,或许路途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