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啊没想到,阿万最近居然在重温《回家的诱惑》和《甄嬛传》,电视剧本该肥的流油的暑期档,咋成了这样?
阿万
文
剧荒啊剧荒!
好好的一个暑期档,在全民娱乐的时代反而好看的电视剧越来越少,阿万很伤感嘛!
打开电视,感觉剧情基本都差不多,偶像剧也都是一个套路,尤其是前两天芒果台刚播出的《流星花园2018》,难道不知道阿万的隐形眼镜里都镶着HelloKitty,你就给我看这个?(吐槽流星花园)
只有《回家的诱惑》《甄嬛传》《还珠格格》才能拯救国产剧剧荒的状况,现在的国产剧到底肿么了?
为啥我们给好莱坞做五块特效
给自己就做五毛?
目前的国剧市场,不止学生剧荒,根本就是人人剧荒。明明上了很多剧,值得看的真没几个。
好剧出不来,烂剧满大街。
说好的准爆款《如懿传》,迟迟不见踪影,拿到了发行许可证却拿不着上星许可证,“限古令”限得上半年根本没看着啥古装剧。
要么就是演员自己出幺蛾子,现在的演员啊,真的和以前的太不一样了。不是整天被炒作,就是主动炒cp、炒绯闻,颜值不在线的,还得要靠后期“整容”。
除了拍戏,还有演唱会、商演、各种应酬,还得蹭红毯、蹭走秀、掏钱看秀,心思早就不在演戏上了。更何况,现在的娱乐圈根本不在意你的演技好不好,只要你长得好、有流量,就有一大堆戏给你拍。
以前的演员都是花几年打磨一部戏,现在的演员是一年能轧几部剧。演员朱雨辰最近也爆料,曾经遇到过极不敬业的演员,他在剧组里拍了一个月,竟然连男一号都没见过。
唉,怎么就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研究研究剧本,领悟下怎么更好的去诠释角色?
然后就是特效,其实国内的水平早已与国际接轨,不是只有棚拍景和大绿布的五毛特效,国产特效公司可是一直给好莱坞做外包,像《饥饿游戏》《敢死队》等都有国产特效公司的贡献。
只是轮到自己的剧,特效往往没用在正地方,只想着如何让男女主同框了,更有甚者,一部戏都完事了,男主角拍完了都没见过女主角。这届观众也不傻,这种剧的质量能好吗?
现如今国产剧剧荒成这样,TVB也早就凉透了,就不能老说咱们观众崇洋媚外,爱看海外剧。
最近的海外剧确实好看啊,这两个月大火的韩剧《金秘书为何那样》,一部职场背景下的言情偶像剧演绎的甜腻甜腻的,看得一点也不出戏;还有已经播了五季的漫威剧《神盾局特工》,粉丝们依然还期待着。
《金秘书》《神盾局》的这样的题材在国内肯定都能过审,不过就是爱情和科幻。又没有触及什么政策“红线”,为什么我们当下偏偏没有这样的剧呢?
所以,没有好剧就总说人家广电政策有问题,明明是自己的演员和质量不过关,政策可不背这个锅!
求求国产剧的制作人们,不要总把眼睛放在古装宫斗剧上了,明明辣么多好题材,非得死磕宫斗干什么,“限古令”的亏还没有吃够吗!
前两天还看到某几位电视剧导演接受采访,说现在的国产剧制作特别不容易。我们都知道做剧不容易啊!反正都不容易了,咋就不能做得更好点呢!
编剧是不是对钱有啥误解?
除了导演和演员,剧荒这个锅,编剧是不是也得来背一背?
没办法,阿万还拿《流星花园2018》来举个栗子,能把一部8012年的剧改得比17年前还土,也是不容易。就算政策规定偶像剧不让炫富、走“小正大”路线,也不至于让道明寺财团的产业,巨大幅度地缩水成一般小康啊。
用两千块的手机,送礼物充Q币,只去得起上海最高档的饭店,这富二代改得也太穷了!
还有年初的《恋爱先生》之流,月薪1w5的北漂女主敢花30w买凯迪拉克,坐飞机动不动就换头等舱,3000块钱就能租着北京三环以里的房子。给阿万也租一个呗,阿万租个五环开外的房子还大几千呢好嘛!
不知道现在的编剧是不是黔驴技穷了,越来越像“砖家”,剧情内容越来越扯淡,要么就是瞎改、要么就是瞎写。
以创作者的角度来讲,知道分子王朔给了阿万一个解答,“电影最终是导演的。钱制片人挣,名儿导演出,编剧夹在中间,本来就不是最大受益者,我干吗要负责?我使一半力已经很对得起大家了。”
是不是钱越来越不好挣,人就越来越现实?
好像从前还是有所谓艺术家的追求,在那个人人都单纯的年代,名誉还是编剧们所强烈追求的。
现在,只追钱。
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追钱才是真实的人,追艺术的都是伪君子,追求艺术的都是小资产阶级!
你愿意别人说你是小资产阶级吗?
不,这是磕碜谁呢,做作!
阿万只想做人民群众!
当我们怀念煤老板
我们在怀念什么?
著名编剧汪海林说,编剧这个行业从价格体系各方面,你加一千块钱,效果就能好很多。
显然剧荒这个锅,编剧不想背。
遥想当年,做个电视剧还没有那么多人指手画脚,金主爸爸们也根本不干预编剧的创作,投完钱就不管了,导演片方自由发挥,演员敬业剧本又好,那好电视剧是一波又一波。
再看现在,做部剧比生孩子都难。
可算是从兜里掏出来点钱,金主爸爸就真把自己当个爹了。
这是因为啥呢,因为早些年的电视剧投资人,很多都是煤老板。汪海林说,煤老板不干预创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煤矿里面如果瞎干预会人命的,他有一个安全生产的意识。煤老板是特别尊重专业的人,因为挖煤这个事真的不能瞎干预。
人家有自知之明,不懂也不装懂,就单纯的想投个好剧、找个好导演,挂个名儿,自己也算是进了影视圈,当回“文化人”。
人家知道专业的人就该做专业的事。
再看看现在的投资人,互联网爸爸们有知识、有文化、有想法,大数据啊、各种流量、大IP啊,越来越离谱。
甚至研究出写稿机器人都来抢编剧的饭碗!
之前《锦绣未央》就被质疑过是AI抄袭了无数网络小说而成的机器写稿,被十多位作家联名状告抄袭;之后《写作神器,日更3万,抄300本书不是梦》的新闻被报出,现如今,机器都能替代编剧写稿,省钱省事都省出花儿来了。
可是科技再先进,机器也取代不了人的敏感和温度,发自内心的创作是不可替代的啊!
如今世道变了,电视剧水得是个不是个人都能来趟一脚,那能不慌吗!
其实创作者们呼唤的不是煤老板,而是各司其职、尊重专业的精神。
那个演员好、剧本好、制作好的时代,赶快回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