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器人正在成为主角,有望实现智慧农业生态打造

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智能化,农业机器人正在成为主角。而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还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促进传统农业快速转型。


农业机器人正在成为主角,有望实现智慧农业生态打造_人工智能_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的问世,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新技术的应用中,农业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017年,由机器人技术带动的农业升级为农民生活的改善打开新空间,农业机器人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市场空间想象力十足。预计到2021年,全球农业机器人的销售量将超过1.4万台,销售额将超过20亿美元。


农业机器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简单来说,农业机器人是融合了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机器视觉等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在非结构环境下作业的农业装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这其中的难点就是我们讲的在自然环境下的信息获取,包括作物信息、动植物生理生态感知传感器件进展缓慢,还有农业机器人与农艺适应性技术等等。


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新技术的应用中,农业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农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大量成熟企业和初创企业正在开发、测试,或发布能执行各种任务的农业机器人系统。


“机器人+”农业模式主要以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为支撑,将信息技术进行集成,通过感知识别、智能分析、自动控制、柔性作业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最终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


机器人是精准农业大潮中的一员。出于对其潜力的考虑,欧洲至少投资了6个机器人农业项目。对于农场上许多任务,自动化技术已经成熟,机器人的发展空间巨大。


在全球农业机器人研究上,日本集中研究力量,共同实施开发计划,目前居于世界各国之首。早在1995年,日报参与研究的私营农机制造商就达41家。研究的对象不单是农业机械,还包括与机械化作业效率有关的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开发。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机器人研究与开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农业机器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已开发出的农业机器人有:耕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施肥机器人、喷药机器人、蔬菜嫁接机器人、收割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


不过,虽然农业机器人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产业落地却不能一蹴而就。同工业机器人或者其他领域机器人相比,农业机器人工作环境多变,以非结构环境为主,工作任务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一般而言,农业机器人对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要远高于其他领域机器人。


随着我国全面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农业智能化进程正不断提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农业有望快速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迈进,利用农业机器人的技术加成,来实现智慧农业的生态打造。


本文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37
153
0
11

相关资讯

  1. 1、造纸|2018年纸包装行业累计营收近3000亿同比增长6.35%4901
  2. 2、2019年晶圆代工格局大势已定819
  3. 3、认识泛在电力物联网:云计算及其应用案例4951
  4. 4、变频器载波频率的影响及设定标准2284
  5. 5、华为传来好消息!“中国芯”国产化正迎来关键时刻4029
  6. 6、面向未来的燃料电池_无人机市场的机遇2794
  7. 7、关键材料不突破,先进制造就是空中楼阁!3912
  8. 8、机器人视觉决定机器人智能:中加两国合作研发机器人认知技术获得革命性进展3992
  9. 9、Paragraf推出首款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1864
  10. 10、轮胎吊大车不能动,竟然是因为PLC下载的程序版本错误250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