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颗粒的封装形式介绍

闪存颗粒有TSOP和     BGA   两种封装形式,前者在颗粒两侧各有一排引脚,后者则在芯片底部有大量的信号     触点   。它们二者有何区别?

电脑老玩家们应该还记得第一代DDR内存以及更早的S     DRAM   内存条,当时内存颗粒也普通使用TSOP封装。下图是一条笔记本SD     RAM   内存条,工作频率100MHz,容量64MB:

而从DDR2开始,内存条颗粒全面转向BGA封装,工作频率和容量都比过去更高。

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应该已经能够猜出,TSOP并不适合高速信号传输,在存储密度上也不及BGA封装。但是对于固态硬盘来说,TSOP封装能够在Toggle标准下实现400MT/s传输速率,足以应对SATA固态硬盘的需求。

尽管TSOP在理论上不够先进,但在2.5寸SATA固态硬盘当中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量的颗粒,在SATA3.0     接口   的限制下TSOP闪存性能也没有空间或者性能上的瓶颈。

 闪存颗粒的封装形式介绍_设计制作_嵌入式技术

    东芝   TR200就部分使用了TSOP封装的3DTLC闪存,实惠稳定的口碑并没有受到TSOP的影响。

 闪存颗粒的封装形式介绍_设计制作_嵌入式技术

即便是在体积更紧凑的M.2固态硬盘中,同样有使用TSOP封装闪存颗粒的型号,基本都属于SATA协议的产品。     PCB   横向宽度足够容纳它,四颗颗粒也完全填满主控的四个闪存通道,没有不良影响。

而在高速NVMe固态硬盘当中,清一色都是BGA封装的闪存颗粒,这是闪存读写带宽的需要,也是完整利用主控闪存通道的需要。

BGA封装可以取得比TSOP更高的接口速度,闪存同主控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提升到533MT/s以上,满足填饱PCIE3.0x4接口的需求。同时,采用BGA封装的闪存颗粒可以引出多个闪存通道,从而充分利用高端NVMe主控的8通道优势。

 闪存颗粒的封装形式介绍_设计制作_嵌入式技术

作为NVMe旗舰机型,东芝RD500使用了8通道TC58NC1201GST主控,搭配96层堆叠BiCS43DTLC闪存,取得了标杆级的性能表现。

 闪存颗粒的封装形式介绍_设计制作_嵌入式技术

对于未来PCIE4.0固态硬盘而言,下一代铠侠(原东芝存储)BiCS5将提供1200MT/s的闪存接口,如此高的传输速率唯有BGA封装才能实现。而入门级的SATA固态硬盘或将继续沿用成熟的TSOP封装形式,这也是闪存满足不同需求的体现。

74
61
0
6

相关资讯

  1. 1、海尔在俄罗斯签约,将投建海尔工业园和智能工厂3682
  2. 2、2020年机床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1779
  3. 3、一文解析阻变存储技术1409
  4. 4、可变增益放大器AD8368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1364
  5. 5、中国近四成机床企业亏损4663
  6. 6、机器人年终总结:机器人行业这一年的激荡与变革4016
  7. 7、机械人看过来!直面国产机床和进口机床的8大问题1513
  8. 8、施耐德14亿欧元收购德国建筑软件公司RIBSoftware4227
  9. 9、台达:把握5G时代,蓄势待发3053
  10. 10、高通合作美光利用5G网络实现自动驾驶/C-V2X27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