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
《好莱坞报道》中文站11月12日报道(作者:John DeFore)
美国当地时间本周一,经历了人生最后几年动荡的斯坦·李去世了。他出道时并没有看到漫威超级英雄的曙光,那是属于蝙蝠侠、超人和神奇女侠的时代——这些角色也成功从书上跳到了电影和电视屏幕上,而在那之后很久,斯坦李创作的角色才完成了这种跳跃。
但无论1978年的《超人》(Superman)和1989年的《蝙蝠侠》(Batman)电影多么成功,好莱坞并没有真正进入它挚爱或厌恶漫画书的时代,直到它接受了斯坦·李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造的角色,当时他将这些超级力量带到了真实世界。
就像史蒂夫·乔布斯和托马斯·爱迪生一样,斯坦·李是一位具有足够意识的创造者,从而让他个人成为许多人所做工作的公众形象。他不是蜘蛛侠、钢铁侠等超级英雄角色的唯一发明者——艺术家兼编剧杰克·科比、史蒂夫·迪特科和其他人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但是,斯坦·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和代言人,这却像是理所当然和公平的。“共享宇宙”引发了当今疲惫的特许经营系列电影的恐惧,但这个想法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漫威漫画中起到了非常棒的效果。
《复仇者联盟》塑造了成功的共享宇宙
“共享宇宙”也并不是斯坦·李完全发明的——当时DC漫画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来解释哥谭、大都会及其所有其它虚构的城市都在同一个美国,而且都是受到正义联盟的保护——但斯坦·李渴望让他的角色和漫威世界跟现实更加实际的联系起来。他最伟大的创作(与史蒂夫·迪特科一起)蜘蛛侠,不但来自纽约,而且来自皇后区,蜘蛛侠是一位为房租发愁的极客,经常受到校园恶霸的欺负;而当把他介绍给像雷神托尔或者胡尔克这样怪物时,他会感到神经紧张。
蜘蛛侠让复仇者联盟所处的令人生畏的世界,变得对读者来说是可以接触的,而且当这个世界出现在电影中时,斯坦·李做了一些相同的事情。是的,《X战警》(X-Men)系列首先被搬上了银幕,而且被粉丝热切的接受了,但是这个突变体家族是一个独立的传奇,消耗着他们周围的一切:随着变异作为他人的隐喻,而美国卷入反突变争议,其它穿紧身衣的斗士们没有太大的空间可以抵挡其它维度的入侵者。(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福斯影业没有其它大多数漫威超级英雄的电影版权。)
但在2002年的《蜘蛛侠》(Spider-Man)中,山姆·雷米和大卫·凯普将斯坦·李的敏感性带入了21世纪。蜘蛛侠虽然暂时没有跟其它超级英雄交叉,但这部电影比布莱恩·辛格执导的《X战警》更接近现实,而看到托比·马奎尔扮演的彼得·帕克应对惊人力量的冲击,更加引发了观众的快感,这也为当时还没有成立的漫威影业打开了一扇门。
斯坦·李不仅帮助创造了电影观众在过去十年中所遇到过的角色,以及无休止交织在一起、从而促成了一揽子交易的的剧情线索,他还帮助创造了最终成为我们主流的全球极客文化。早在60年代,他就写过很多充满俚语、色彩缤纷的社论,就像哥们一样对待读者,他的劝诫和幕后讲话都在创作过程中涉及到读者。最糟糕的情况是,这种专有情绪导致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粉丝们因为害怕自己儿时的超级英雄被混淆,而在互联网上欺负和辱骂别人。但在最好的情况下,当漫画/科幻粉丝处于边缘而不是统治多元化时,它提醒读者们——他们乖僻的热情并不孤单。
钢铁侠和绿巨人
当漫威影业最终启动时,它制作了足够严肃的娱乐电影,它对自我的推销感觉不像大公司的协同作用,反而更像是斯坦·李精神的延伸。一旦字幕开启后,你几乎可以听到他的声音,鼓励“真正的信徒”留在他们的座位上,迎接下一次冒险的预告片,迎接下一个从漫画书跳到银幕上的超级英雄。
即使那些预告片开始感觉像是机械重复的营销,我们在电影中也有傻乎乎的斯坦·李客串的镜头,从而来提醒着我们这些超级英雄的起源。无论是扮演热狗供应商还是送货员,他总是感到惊讶——要么是因为围绕着他的虚构行为,要么是因为一个事实:90多岁的他依然是流行文化的核心。
那些创造超级英雄但却从不露面的人不会得到这种荣誉,那些给了我们蝙蝠侠、超人和神奇女侠的出版商也不会得到这种荣誉,因为这些分别诞生的超级英雄,在银幕上联合到一起时表现并不够好。不过斯坦·李和他的办公室创造了一个超级英雄家族,一旦这些超级英雄掌握在才华横溢的制片人手中,他们就能联合起来风靡世界,这也就不让人感到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