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与成龙的时代早已过去,亚裔演员将独立为亚洲发声


 文/  土豪莉

英国媒体9月19日报道,首部全部由亚洲人出演的好莱坞电影《摘金奇缘》票房与口碑的成功,让西方的亚洲人开始觉醒,并认为从亚洲国家进口的作品无法反映他们的思想与生活,因此他们要以一个整体,独立为亚洲发声,为自己发声。



由杨紫琼主演的《摘金奇缘》已经获得了1.5亿美金的票房,创造了好几项历史记录。这是亚洲主题的电影,演员全部是亚裔。由于故事场景发生在新加坡,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由于演员是清一色的亚裔,所以又被理解为西方故事核的亚洲故事。



这是自《卧虎藏龙》以来,在口碑等各个方面最成功的亚洲电影之一。这部电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本质上还是一个西方思维的电影。这反应的问题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亚裔人群,能讲本族语言,也对本族文化有了解,不过他们更认同和接受的是西方文化。


让他们看李小龙的电影,看成龙的电影,他们很喜欢,看到中国面孔或日本面孔等,也会觉得亲切。不过,这些本质上依然是“异域”与“外来”的东西,与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情感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些从亚洲国家引进的精品,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心声。


以华裔为例,一提到中国电影,首先想到的是李小龙、成龙,他们的特点是“功夫”。除了干净利落的功夫,他们找不到其他任何的认同。仅仅是一张相似的脸,不足以解决他们深层次的需求。西方的亚裔需要的是能够从自己角度出发的故事,解决自己的现实所需。


《摘金奇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往后,表达亚裔声音的一定是亚裔,而不是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或印度人。这是目前美国亚裔的共识,可以想象,这一定也是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亚裔共同的心声。



英国媒体特别举了张艺谋《长城》的例子。在《长城》中,让中国歌手(刘德华、王俊凯)与马特·达蒙搭戏,让他们觉得很别扭。中国歌手无论在中国多有名,但是在美国亚裔心中,他什么都不是。让马特与他们搭戏,会让美国亚裔极为反感,也会认为莫名其妙。


《摘金奇缘》的成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以后,将会有印度裔的制作人,用西方思维,创作出印度裔的作品,同样,日本、韩国的后裔也会有相应的作品诞生。从亚洲国家进口的作品,将会更少,也会更不受待见。



李小龙与成龙的时代早已过去,亚裔演员将独立为亚洲发声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76
20
0
75

相关资讯

  1. 1、我国工业增加值破30万亿大关4171
  2. 2、数字化的底层逻辑!2701
  3. 3、格芯4.3亿美元出售纽约州300mm晶圆厂,安森美接盘!2123
  4. 4、谈谈赛灵思的局部重配置技术558
  5. 5、建立高技能人才社会化培养机制672
  6. 6、7月份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4575
  7. 7、2020年传感器技术会有哪些发展趋势?2890
  8. 8、中美贸易对全球50%的半导体造成巨大影响2970
  9. 9、5G思考:适度超前建设5G网络1320
  10. 10、在SSD上使用btrfs文件系统的相关优化214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