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机器人”,大企业不能仅服务于自身

近日,由中关村智友天使学院、余姚市科技局和     机器人   大讲堂主办的天使会投资高峰论坛在余姚落下帷幕。在接连两天密集性地充当论坛的主持人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便马不停蹄地收拾行李赶往机场。在颠簸的车中,王田苗不急不缓地回答着亿欧记者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进入高速发展期,工业机器人会走向标准化

过去一年,工业机器人的圈子热闹不减。协作机器人先驱RethinkRobotics倒闭、机器人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中美贸易战是否影响机器人企业等话题,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不过,不论是从销量还是市场规模来看,工业机器人可谓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根据IFR的数据统计,国内机器人销量从2015年的6.8万台,猛增至2017年的13.8万台,并且预计在2020年国内机器人销量将超过20万台。据最新资料显示,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大约40万台,同比增长1%。其中德国29%、美国14.8%、日本14%、中国-3.14%。虽然销量下降,但国产机器人却同比增长15%。

此外,据工信部初步统计,我国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了800多家。但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中度很低。

整个趋势是国产机器人占的比例涉及到中高端机器人的很小,中高端市场大多被国外产品垄断,国内很多公司只能充当一个装配的角色。

王田苗告诉亿欧,国内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并不赚钱,毛利率很低,甚至会亏本。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赚钱,这些企业家还在坚持国产技术?

“一是因为他们认为机器人是未来社会的刚性需求,今后很多工作都会被机器人所替代,而且他们还坚信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用工成本的增加,劳动力会越来越难招;二是他们认为在一些非标市场和细分领域中,还蕴藏着机会。”

政策利好,企业需结合本土化需求谋求发展

事实上,与国外的几大工业机器人企业相比,国内的初创企业们在供应链层面并不讨好,因此更需要避开巨头,寻找自己的增量市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多的国家,但70%以上市场份额被外资机器人占据。

王田苗指出,对于小企业和初创型工业机器人企业而言,基本上都是从非标切入。但要注意的是,所有的非标企业基本都做不大,但整个行业会慢慢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会做得越来越聚焦。拿日本举例,70年代末的日本也有200多家企业在做机器人,现在也就仅剩三四家。

按照亿欧此前采访的几位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说法,行业在3年内会进行一轮洗牌,最后能剩下的,不过是各个细分领域前5-10家左右的企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青泥。身在其中的参与者们,或退出,或改行,或被吞,最终留下来的企业则进入长期拉锯的决赛圈。

总体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其实是一个较为分散的市场。过去两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持续增加,目前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

如上文所言,除了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国产机器人企业还需要结合本土化需求才能更好地生存。

王田苗指出,中国是制造大国,从建材钢铁到汽车船舶,有着方方面面的需求。四大家族所擅长的往往是后工业时代的产业,比如汽车、手机等。但中国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制造品,这些非标的领域,正是国产机器人企业的机会。

另外,随着本土化发展,由于非标化会不断进行产品上的迭代,工业机器人领域也将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跨界制造,为机器人产业注于新活力

王田苗的另一重身份,是创业导师及雅瑞资本和真格基金的特别科技顾问,他参与投资或孵化的项目集中在AI及机器人领域创业,目前已经衍生出一批项目:Ninebot平衡车、博创联动车联网大数据、友衷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艾利特等。

作为创业导师,王田苗对学生是否应该毕业后就直接进行创业这一点提出了看法。

“我越来越不赞同让学生直接走出来创业。”王田苗坦言道。“第一他们很年轻,缺乏一定的阅历。比如说市场、领导力、竞争力,以及融资包装力。我认为他们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实践中磨练,这种情况下,我很建议他们能到一些大的企业或者比较规范的创业企业中,先去训练自己。第二就是看看他们到底真正想做什么,有什么夙愿,有什么追求,内驱力和初心到底是什么?”

王田苗告诉亿欧,创业还需要考虑跟市场环境、国家形势以及政策相结合,当鼓励时代到来了,创业的成功率才高。另一方面,机器人产业的生态链条比较长,并不是简单的模式,所以更加让其觉得需要慎重。

当然,在机器人领域中,除了新兴力量的兴起,也不乏大型企业的身影。譬如高喊要用智能装备生产智能装备的格力,建设机器人小镇的碧桂园。

“作为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往往都是通过个性化、专业化领域的人才发展起来的。”王田苗表示,大企业的参与对丰富机器人的种类和推动产业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如果仅针对自己企业或者是定制化需求做的话,这些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的影响力是打问号的。

拿国外四大家族而言,其起家皆是从事机器人产业链相关的业务,如ABB和安川电机从事电力设备电机业务,发那科研究数控系统,库卡最初从事焊接设备,最终他们通过扩展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综合型工业自动化企业。

王田苗认为,大企业跨界发展机器人如果要可持续的话,一定需要剥离原来的体系。比如碧桂园刚开始做机器人是为了服务于自身,等做到一定程度后,它所生产出的建筑机器人便不能仅仅服务于自己的企业,而是还能给其他企业进行赋能。碧桂园是这样,格力也应该是这样。



跨界造“机器人”,大企业不能仅服务于自身_设计制作_可编程逻辑
84
114
0
35

相关资讯

  1. 1、英特尔宣布收购NetSpeed,有助于改进其芯片设计工具4224
  2. 2、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杨千里因病逝世,享年87岁753
  3. 3、FCC拟禁美运营商用联邦资金购买华为中兴通讯设备246
  4. 4、简要介绍三极管的作用和选用3455
  5. 5、全球工业机器人2018发展前景浅析4882
  6. 6、​晶电联手开发晶,将开打LED灯丝灯专利大战4249
  7. 7、vivoX23保留弧面玻璃设计,搭载6.41吋OLED水滴屏2613
  8. 8、5G手机启示录:拒绝产品圈地,深耕基础体验!480
  9. 9、TDK电子与Immersion公司达成合作,深耕触觉反馈技术925
  10. 10、格罗方德开发Arm3D高密度测试芯片,有望延长12nm工艺寿命44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