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浮躁|智能制造时代,仪器仪表企业不如做好这三点

自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制造业发展,希望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制造业。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助推下,实施智能制造打造智能数字化工厂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的制胜“法宝”。这一升级与变革也在仪器仪表制造业中体现出来。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威胜集团、天康集团、和利时、重庆川仪、顺昌虹润等仪器仪表制造企业也积极实施智能制造,打造智能工厂,提升企业竞争力,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

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水准来看,不宜大幅引入高新技术和智能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所占用的巨额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相比之下,仪器仪表制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一点一滴的“改善”。

首先,提升产品质量是关键。“当我们把焦点集中在智能制造的智能设备和智能工厂时,往往会自动忽略掉产品质量控制这个关键的环节。”

长时间以来,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因入门门槛低、技术水平薄弱、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等,给人留下了产品质量差、性能不稳定的印象,不少单位和企业大量采购进口设备。

质量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仪器仪表制造企业要加强对产品生产前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中严格按照生产标准,生产后加强质量检测。

其次,加速产学研转化。产学研是指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整体研发水平不高,产学研转化缓慢,效果不明显。

目前,虽然有不少仪器仪表制造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对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业内人士认为,加速产学研国家应该在科研能力转化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更好地填补科研与科技生产力之间的鸿沟。

最后,加强人才培养。仪器仪表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应用行业,涉及设计、电子、材料、机械加工等。目前,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面临高技能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仪器仪表制造业创新研发水平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仪器仪表企业可通过招纳专业人才、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等举措破解人才与创新瓶颈制约,提升仪器仪表制造技能水平。

展望未来,我国由仪器仪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攀升,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仍需奋斗不止!




​切忌浮躁|智能制造时代,仪器仪表企业不如做好这三点_设计制作_可编程逻辑
76
9
0
99

相关资讯

  1. 1、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入第二阶段:以工艺应用软件为核心竞争力4913
  2. 2、Linux内核才是真正的规则改变者867
  3. 3、超紧凑型工业PC系列进一步增加PCIe板卡以容纳更多接口3532
  4. 4、PCB布局布线的ESD抗扰能力测试设计3754
  5. 5、旋塞阀的基本结构_旋塞阀的工作原理2712
  6. 6、面临新旧动能转化当口,PLC已经OUT了1628
  7. 7、交流同步电网的优势是什么3751
  8. 8、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2%2501
  9. 9、2019并联机器人续写成绩,助力自动化改造2283
  10. 10、高次谐波的危害和治理办法104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