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动工具,你脑海最先会浮现什么画面呢?是发烫的电机、是密密麻麻的线圈、是冷冰冰的金属块、还是刺耳的轰鸣声?在有着DIY传统的欧美地区,电动工具是许多男孩想要得到的礼物。
据了解,美国每一个成年男人一年大约会使用两套电动工具,用来修理房屋、花园草坪或是制造工艺品。电动工具的地位就跟篮球、足球一样,不仅仅是他们手中的玩具,还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受益于欧美及亚洲等新兴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刺激,2019年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份额有6%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工具的市场规模可达到464.7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将是全球制造电动工具成长最快速的地区。
目前欧美等国凭借着成熟的市场体系、消费链长、普及率及替换率高、整机与零部件需求大等因素,占据着电动工具消费主导地位。
虽然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电动工具普及率低依旧是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但是中国市场需求是以向外型为主,近年来电动工具零部件出口率达到80%以上,坐稳出口量首位的宝座。
不过凡是都有利弊,在获得出口量第一的荣誉下,无休止的“价格战”与“假冒伪劣”产品等社会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电动工具行业快速增长的这些年,国外知名电动工具企业品牌、产品等都均有被制假成分,这不仅会让消费者对于国内电动工具企业丧失了信心,还会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构成威胁,最后导致造成行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的情况。
另一方面,我国电动工具生产商仍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依旧是以定牌生产、中性包装的出口方式为主,生产高端等级的电动工具产品力不从心,差距主要是在工业类的电动工具层面。
而归根究底还是研发知识产权偏弱、核心的工作团队变动大等因素。但是要做到中高端产品又需要研发与市场的导向,独立的销售团队与品牌效应、稳定的客源联络等条件。总之要做到在国外市场有竞争力,短期时间内是做不到的,必须要考虑到长期“作战”的运营成本问题。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加剧,电商模式改造了很多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加上国外巨头博世、日立、史丹利等企业借助电商风潮,慢慢“席卷”国内市场,这就使的国内企业不仅要面临同行的价格竞争,还要对付实力更为强大的巨头企业。